今年以来,临安区各镇街围绕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将抓党建、抓服务、抓治理有效统筹起来,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延伸到全区各村社最末端。
亮明身份“动”起来,先锋形象“树”起来,服务群众“干”起来。板桥镇实施党员联户挂牌制度,由村干部亲手把“党员联户责任牌”挂到农户墙上,每个党员包联10至15户群众,鼓励党员积极参与矛盾纠纷排解、政策宣传解读,实现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一线,打造基层治理“最小网格”。截至目前,全镇已有1625户农户挂牌,解决群众实际困难50多件,营造邻里互帮互助浓浓氛围。
锦北街道以吴越人家小区为示范点,全面推进小区楼道长(楼栋长)建设,使楼道党建成为小区治理的“加油站”。吴越人家28B幢是小区典型示范楼,每次业主遇到问题时,楼道长吴先生都会主动带领全楼34户人家共同协商。“大家的电瓶车不要停到楼道口,有安全隐患!”“我们通向负一楼的门大家晚上要随手关上。”在吴先生的努力下,楼道的环境也越来越好,大家都对楼道长称赞有加。部分热心业主出资出力,开展楼道装饰、景观改造等美化行动,共同打造美好家园。
为落实党员干部工作职责,龙岗镇制定“周二下村日”服务常态化工作制度,同步推出“服务五法”:党建指导服务、民情走访服务、事项会商服务、信访代办服务和项目推进服务,大力推动服务力量下沉、触角前伸。今年以来,全镇机关党员干部定期到基层一线开展服务,累计收集村民反映各类问题140余件,已现场解答处理75件,帮助代办协调34件,为辖区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平安村、共富村、美丽村创建工作初见成效。
青山湖街道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多方协同、群众参与的社区治理模式。以社区党支部为基础,成立小区党支部,依托“青联社”协商议事机制,形成居民公约,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主动性。推出无障碍数治平台,居民在家就能获取最新的社区消息,打破听障人士交流障碍。打造社区“15分钟生活圈”,创建省级三星级妇女儿童综合服务驿站,成立“青小葵”志愿者服务队、“青倾”家庭特色工作室,为居民开展娱乐活动、教育培训、维权调解、创业帮扶提供个性化服务。
清凉峰镇创新打造“清和”帮帮团,不断开创基层治理新局面。在成立以区党代表章宝儿个人名字命名的“宝儿调解工作室”基础上,发挥区镇党代表、镇村党群服务中心党员、退休干部等作用,由3名专职和20名有调解工作经验的兼职调解员组成“清和”帮帮团,制定工作规程和管理办法,协调做好群众问题解决。自试运行以来,已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4起,调处成功21起,成功率87.5%。
於潜镇以全国优秀基层调解员雷玲煜同志为命名,成立“潜阳壹家——阿煜调节工作室”综合性、一站式调解工作平台,以30个村基层调解工作站为依托,整合各类调解资源和力量,设立多个类别的专业纠纷调解小组,如“交通事故调解小组”“工伤纠纷调解小组”等,辐射97个基层网格,实现了“人在格上,事在网中”,最大限度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一线。
供稿:临安区委组织部
制作:党员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