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杭州市紧扣落实“红色根脉强基工程”这一主线,全力打造变革型基层组织,纵深推进全市域党建联盟建设,构建完善“党建统领统合、条块齐抓共管、各方协同参与、数智精准赋能、作用实质发挥”的工作格局,为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城市范例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近期,“西湖先锋”微信公众号推出“红盟聚力”党建联盟系列宣传,整体展示推广各领域、区域、行业的实践、做法和成效,以期推动党建联盟提质、扩面、增效。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近年来,临安区根据省市推进全域党建联盟建设的部署要求,着力打造“天目红盟”双线矩阵,积极探索具有临安特色的党建联盟建设、运行、培育路径。
01 线上+线下
谋划“红盟”最优顶层设计
搭好线下组织框架
立足区、镇、村、校、企五方共建,着力构架“天目红盟”1+N+X组织框架,由1个召集核心,N个既定党组织,若干个可增减的企事业单位、院校和社会组织等构成,建立18个镇街和青山湖科技城区域牵引型党建联盟19个,同步建设示范带19条,共整合87个村(社区)、42个职能部门、23所科研院校、213家企业和社会组织。
开发线上数字平台
聚焦“党建统领类应用场景”开发,突出“组织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背书”,开发“初心之旅一张图”“组团发展一联盟”“城乡融合一社区”“乡村人才一智库”“基层治理一管家”5个互联互融应用场景。
02 盆景变风景
推动“红盟”最大作用发挥
打造样板作示范
着眼“一区域一组团,一联盟一特色”,以有较好基础的镇街先行组联盟建样板,有序推进市级试点和区级示范项目重点培育,“虹心”党建联盟、“星创”党建联盟、“e起牛”党建联盟、青山湖科创红盟已入选杭州市级重点培育项目。
高虹镇“虹心”党建联盟下设“两进两回”党支部,引进社会资本1.5亿元、专业人才21人,新增就业岗位200余个,实践做法被《焦点访谈》和《新闻联播》报道。
太湖源镇将“源头共富”党建联盟建在“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上,培育“后浪党支部”攻坚挂帅,打通辖域内“挖竹笋、品竹宴、游竹乡、购竹品”全产业链,助力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万元,带动农旅客流量近50万人次。
於潜镇“星创”党建联盟合力打造党建引领农文旅一体化、共享式发展新业态,仅共享田园项目一项营业额就超100万元,为参与农户平均增收2万元以上。
天目山镇“天目月乡”党建联盟促成全区第一家新农人分会成立,吸引各类返乡创业人才37人,落地创业项目20余个,1-8月“天目月乡”运营收入同比增长30%。
昌化镇“e起牛”党建联盟吸纳辖区内8个重点培育村和40家企业、院校、市区两级部门和社会组织等,构建强牛、金牛、靓牛、富牛、云牛五大跑团,重点推进18个红色合伙项目。
锦南街道“e智慧”党建联盟开设服务站、议事厅、志愿汇等高频需求线上业务,将“民呼我为”延伸至小区最小单元,社区响应服务时间从平均27小时缩短至现在3小时,小区事务居民参与率从6.67%飙升至71.9%。
聚焦数智强引领
明确线上晾晒清单,抓取联盟任务推进、线上运维和活跃程度等情况,形成联盟实时TOP排行榜,激发各联盟争先创优,打造“红盟”数智风景。
03 联动促内动
形成“红盟”最强工作合力
建立专班攻坚机制
成立全区“党建引领强基固本攻坚行动”专班,清单式、实体化推进线下线上“天目红盟”矩阵建设。
建立多跨共建机制
“天目红盟”数字化平台涉及20余家单位数据碰撞和相关业务归集,开放自主管理运维账号100余个,“采、编、审、发”全流程可追溯,实现共建、共享、共维护。
建立比拼晾晒机制
“县乡村三级书记”工作交流会和全区村社“新头雁大比拼”作为党建联盟成效展示比拼赛马场,区委主要领导每季度参加活动亲自“点” 、镇街书记带着联盟组团一起“赛”,全区上下以党建联盟建设为抓手推进乡村组团发展的共识初步形成,“天目红盟”引领力、吸附力和带富力正逐步放大。
下一步
临安区将持续深化
“天目红盟”双线矩阵建设,
为建设新型帮共体,
探索党建统领先富带后富
实现共同富裕的机制和路径贡献临安力量。
供稿:临安区委组织部
制作:党员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