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为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制度保障,在基层治理中,法律条文又该如何落地,成为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协同治理工作的行为准则?
近日,拱墅区三方办动起了脑筋——在拱墅区司法局党员律师志愿者的共同参与下,针对“法律条文”与“治理难题”进行了一次模拟演练。
“小区经营性收益怎么管怎么用?小区物业服务企业的选续聘的正确操作方式是什么?”大家就小区微治理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展开了探讨。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探讨的结果以问答的方式面向全区进行直播,为推进小区微治理工作提供“实战”指导。
服务下沉、问需于民、数字转型、资源统筹、阵地共享,一些务实管用的新“举措”快“招数”,在拱墅区深化“党建双强”工程、“墅创堡垒”行动的助推下变得平常。
一颗憨态可掬的小水滴在纳税人学堂、涉税宣传视频、直播课堂、线上答疑等线上平台中频繁露脸,这是由拱墅区税务局党员干部带头组建的“小税滴”志愿服务队在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今年以来,“小税滴”的在线对话量已达48856条,开展在线宣传70余次,阅读量达74471人次。
党建引领也在基层一线发挥了作用——
米市巷街道以小区党支部为事项领办单位,全面推广运用的“小区协商铃”,就让家住古新路小区的戚先生竖起了大拇指:“动一动手指按下‘协商铃’,我们反映的问题就会得到反馈,方便又高效!”湖墅街道仓基新村社区的“共享头盔”党员推行队也频刷好感,队员们向未佩戴安全头盔人员提供暂借登记服务,得到了居民的好评。进入高温天,康桥街道康乐社区运河城市驿站门口开出了一个“康乐初心公益凉茶铺”,由辖区内党员、居民志愿者轮流认领时长,开展服务,为过往居民、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建筑工人免费提供凉茶,解暑降温,送去一份夏日清凉。
两年来,拱墅区评定区级过硬支部85个、最强支部10个,市级“党建双强”10个,今年参评市“党建双强”季度之星24个,让普通党员有用武之地,让身边的典型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