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党建网 >>组织工作
党员先锋做表率 凯旋街道布好“三张网”聚力百日攻坚
2020-10-29 来源: 杭州日报
分享到: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

今天,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之际,江干区凯旋街道景湖社区初心广场上红色动能澎湃——街道、社区以及同心圆单位众多党员志愿者代表高举右手庄严重温入党誓词。

这是凯旋为引导街道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一场“先锋做表率,百日攻坚行”党员志愿服务大行动。

先锋表率,不只是重温誓词喊出的口号,更是初心守望之行;百日攻坚,不仅是浓缩的一百个昼夜,还是使命延伸之路。

就在5月,凯旋街道被评为全市百日集中攻坚行动“优胜街道”。

把“城市环境大整治、城市面貌大提升”百日集中攻坚行动作为检验区域社会治理的契机,凯旋创新推进网格化党建、网络化支撑、“全科+全能、全员+全域”的“双网双全”治理模式,以网格为基层治理基本单元,通过一网联动、一格融合、多方协作,将百日攻坚工作落实到每个楼道、每个商铺、每个单位,将环境整治、城市秩序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全力打造“最清洁、最平安、最温暖”街道。

党建引领 构建基层自治网

梅雨纷纷,一大早,潘国荣带着雨伞又“上岗”去了。这天轮到他值勤垃圾分类劝导员。

潘国荣是金秋花园社区第四党支部书记,也是一名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清理楼道堆积物,分发口罩等防疫物资,宣传垃圾分类……对于退休以后还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来发挥余热,他的内心很满足。

“我住在这里,本身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很多劝导工作大家也更听得进去。”潘国荣说,“自己小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增强了我们自身参与的主动性,我觉得蛮好,更接地气更亲近。”

在凯旋,像潘国荣这样的党员志愿者还有许多。街道发挥15个社区党委和65个网格党支部党建引领作用,建立“街道领导包联、社区书记管网、职能部门支撑、物业经理整治、党员志愿者监督”的“一格五员”攻坚管控机制,850名党员化身宣传员、巡查员、处置员、督导员,24小时轮岗坚守。15个社区还成立了社区监察联络站,76名监察联络员受聘上岗,对社区各项工作进行嵌入式督查。

同时,凯旋邀请区城管局派出结对小组参与网格巡查,以点带面提升问题自查的广度和力度,解决社区巡查不足问题,问题当日处置率由原来78%提升至98%。

按照地面无垃圾、卫生无死角、路面无乱停、视觉无污染、楼道无堆积、屋顶无违建、地上无裸露的百日攻坚行动“七无标准”,各社区每日开展自我问题查摆并及时上报、整改,并以“互学互看大比武”整治成绩周排名、月评比通报等方式,激发社区、网格争先创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党建强则治理优,治理优则基层安。截至6月底,社区网格上报自查难点问题337处,均在整改期限内整改完成。

数字赋能 架起智慧支撑网

打造“无街不美景、无处不精细”的宜居城市,如何做到精细呢?

凯旋为此设了三道防线:社区自管、科室定期检查、联社领导定期检查,并建立了微信群,发现问题随时拍照上传,落实责任人线下及时解决、处置。

“@金兰池社区@新南北物业 金兰池公寓这里有杂物堆放和共享单车,请速清理。”街道公共管理办公室主任王富强拍照发至群后30分钟,两张处置完毕的反馈图就立刻传了上来,“我们要求拍一张原角度、原位置照片和一张全景图,以确保实效。”

据悉,百日集中攻坚行动以来,街道凭借“线上+线下”即时处置累计流转问题450余条。

地面可以拍照,那高空怎么管?

凯旋利用街道辖区4处高空天眼设备,不间断检查辖区违搭违建、绿化裸漏、私拉电线等情况,累计发现2起社区违建苗头并及时制止;针对环境检查高空视线盲区,街道启用智能无人机查看高架隔音屏、高空工地围挡等,累计发现秋石高架隔音屏脏污2处、工地高空围栏缺损4处,即时通过高空拍照转发相关责任人并完成整改。

此外,街道还有更高科技的“社区微脑”平台来实现“数据+技术”精准处置。

借助辖区全覆盖的智能摄像头,凯西社区可以实时监测小区卫生环境问题和居民不文明行为,有效遏制小区装修户违规偷倒装修建筑垃圾、机动车违规停车、电动自行车骑行不戴头盔等情况。

“智能系统里有一张默认底图,一旦出现新增物比如堆积物或者共享单车等,就会显示红点异常。后台监测到后,社区和物业就能派人去现场查看情况,及时处置。”王富强介绍道。

截至6月底,累计发现并处置违规偷倒建筑垃圾案例4个、拖运“僵尸车”12辆、提醒不戴头盔行为35起。

全域协同 织密同心联动网

打造幸福、文明、和谐品质生活新凯旋,离不开一个携手努力的身影——同心圆单位。

百日攻坚中,一个细节令王富强难忘:6月7日,他去凤起东路50号省水利河口研究院门口检查净化后的该路段交通环境,一位路过的大伯冲他竖起了大拇指,连声赞好。

此前这里的人行道乱停车现象持续了近两年,200多平方米大的地块停了30多辆车,不仅影响街容美观,还阻挡附近行人视线存在安全隐患。

“经同心圆单位水利河口研究院介绍,该地块已被征用,但是没有相应手续表明是谁征用,这里变成无主地块,街道向区相互部门询问也无果。”王富强解释,最后借助区城管局商讨了整治方案及后续管理,经过向周边单位、水利河口研究院和社区征询意见后,大家决定在此设立小红车交换点。

6月中旬,在区城管局、采荷交警中队的支持下,凯旋街道携手同心圆单位重拳出击,对逾期未离场的车辆进行拖运处理,并增设硬隔离围栏做好维护,交由小红车建设单位进行建设。

“看到那个大拇指,瞬间觉得之前半个月的辛苦都不算什么。”得到居民认可,今后这块“无主之地”也将启动常态化管理,让王富强觉得很有成就感。

前不久,另一同心圆单位——杭州自如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党支部还与南肖埠社区党委签约了“邻里情深”党建共建项目,通过建立长期有效的“自如+社区”共建机制,让企业党员和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共同参与社区事务,增加社区治理活力,提升社区治理能力。

“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可以使双方党组织的功能和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杭州自如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胡俊颉表示,将积极发挥企业优势,不断加强与社区、物业的合作,携手社区管理再上新台阶。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吕烨珏 通讯员 崔婧  编辑: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