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构建精细化城市基层治理体系
老城区老小区的居民每月主动缴纳0.35元/平方米的管理费用,对于一些缺乏“享受物管服务要花钱”意识的居民来说,可谓是“破天荒”。而最近,余杭区临平街道星火社区就把这件事做成了。
“我们刚完成一个500户左右的老旧小区物业引进调查,80%以上的居民同意缴纳物业费。”星火社区党委书记王晓丹说,新变化源于社区党委探索成立自管小组,充分调动党员代表、志愿者、社会组织等参与社区治理。
有了这群“有事您说话”的人,星火社区的面貌也在不断发生改变。智能门禁装上了、违法建筑消失了、车辆停放井然有序……享受到贴心服务的居民也做起了小区“管家”,实现了老小区有人管事、有钱管事、有章管事。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小区是社区治理的“最后100米”。作为实际管理人口超过300万人的城区,余杭现辖城市社区、撤村建居社区共计191个。如何让社区这个基层治理的“小社会”更趋和谐?面对精细化治理“大考”,余杭的“解题思路”是——党建引领,做“活”社区。
到7月底,刷脸出入、独居老人出门提醒紧急报警、垃圾分类在线管理、人员轨迹追踪、重点人群AI分析等这些智能化场景,将在仓前街道葛巷社区仓溢东苑小区成为现实。
“我们是征迁混居社区,人口密集,流动性大,单靠社区党员人为管理是不够的。”社区党委书记骆国华说,“我们与阿里云合作开发‘仓前未来社区小程序’,实现社区智能化治理。”
此外,余杭在推动社区发展时还注重创新场景营造能力,促使社区空间向地域、生活、情感、价值于一体的新场景延伸。今年,在南苑街道新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起了一个乡风文明馆,馆内收藏着景德镇瓷器、广东醒狮头、江南丝绸、京剧脸谱等。社区党总支书记郭小英说:“这些‘馆藏’都是社区居民自发添置,让身在异乡的人有‘家’的慰藉。”
新梅社区现有居民1.8万余人,其中95%以上是户籍在外地的新余杭人。以“党建+治理”为抓手,新梅社区构建红色先锋、橙色自治、金色共享、绿色美丽、蓝色文化的“五色党建”品牌,实现居民共建共享。郭小英说:“社区没有陌生人,我们敞开怀抱,迎接五湖四海的邻居们。”
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延伸到城市“神经末梢”,余杭正不断激活社区治理“细胞”,衍生社区治理新内涵,以党建引领全面推进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