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党建网 >>组织工作
如何做实小区微治理?党组织领导+三方协同走出新路子
2020-10-29 来源: 西湖先锋
分享到:

近年来,拱墅区以小区为基本治理单元,持续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途径,从全省率先建立实体运行的三方办,开展三方协同治理,到去年试水“小区党建”,不断推进小区微治理的迭代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以小区党组织直接领导、小区专员常驻统筹、三方办实体支撑、多元主体协商共治为基本特征的党组织领导三方协同小区微治理模式。

小区党组织直接领导

把在住宅小区建立党组织放到完善党在城市基层组织体系整体来考虑,确保应建尽建、发挥作用。

实体建立党组织

按照街道、社区、小区三级党组织架构设置,推动在全部小区建立实体化运行的小区党组织,选优配强班子成员,吸纳组织关系不在册的业委会委员、居民骨干、物业经理等兼任委员。

统筹小区各方力量

明确小区党组织为三方协同小区微治理的领导核心,负责统筹小区内退管、楼道、业委会、物业、三方联合等功能性党支部和在册、在职、流动等类型党员共同参与小区微治理,统筹管理网格力量、统筹协调业委会和物业公司。

强化财力物力保障

建立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委专题研究小区工作制度,小区党组织上缴党费街道留存部分的使用,原则上向小区党组织倾斜;区层面每年从区留存党费中专项安排一定的小区党建工作经费。同时,区层面每年安排200万元以上专项资金,街道同步匹配,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小区微治理。

小区专员常驻统筹

把社工下沉小区作为社工专业化、职业化推进的重要改革举措,推动社工在小区直接面对群众开展工作,统筹小区微治理。

全覆盖选派

加大本土社工引育政策支持力度,按照每个小区至少1人的标准选派在职社工担任小区专员,兼任网格长,党员身份的担任小区党组织第一书记或书记,协同小区党组织统筹调配楼栋长、网格队伍、群众自组织和业委会、物业等力量,落实好基层党建、资源统筹、民情联系等6项职能。

常态驻点

统筹各类用房资源,在小区设立小区专员、小区党组织固定服务点,统一标识、挂出牌子、亮出身份。由小区专员牵头,陆续组建小区党员群众骨干力量群、全员呼应群,构建以微信群为基本支撑、上下双向随时呼叫、群内辐射即时响应的小区微群联系网,并对特殊、困难群体开展“最多跑一次”代办服务。

减负增能

深化社区减负,抓实社区工作事项准入,清理整治“七多”问题,逐步取消对社工的条线直接考核。按照“平时能管理、战时可闭合、规模适度化”原则,适当调整网格设置,理顺小区与网格关系。与属地高校探索建立专业平台,对小区专员、党组织、业委会、物业等开展专业化培训,拓展素质提升路径。

小区固定服务点

三方办实体支撑

把三方协同作为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和平台,集聚治理合力。

实体化运行“三方办”

成立实体化运行的社区、业委会、物业三方协同小区微治理办公室,覆盖区、街道、社区三级,区层面抽调13名区管干部和工作人员实体化运作。建立由三方办牵头、多方共同参与的议事、决策、监督等三级联席会议机制,每月协调解决治理中的重大问题和事项,推动常态规范运转。

打造三方协同综合体

按照“最多跑一地”理念,腾出600多平方米办公场地,实行区三方办、物业行业协会、业委会联谊会以及相应党组织集中办公,引导有影响力的三方治理社会组织、专业机构入驻,统筹建设区物业纠纷调解中心、区业委会公共服务站,打造专业高效三方协同综合体。

开发三方协同信息系统

建立区、街道、社区和小区三方工作互联互通信息平台,推动职能部门优化现有信息系统,形成以小区为单元的基层治理大数据支撑。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等,推进智能门禁、人脸识别、一码通等成熟场景应用。推进“一小区一档案”建设,完善以户为单位的人口信息数据库。探索建立集基础信息、物业服务、环境卫生等于一体的小区微治理评价指数。

善贤社区善贤人家智慧社区数据平台

多元主体协商共治

倡导“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推动小区多元主体协商、多方力量参与。

构建全方位吹哨报到机制

抓实“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社区组织、小区集合”,机关部门直接结对导入小区,依托“西湖先锋”APP推动4200余名在职党员在小区亮出身份、发挥作用。开展微心愿、微公益、微项目“民生三微”实事领办,100多个“运河红盟”项目投放小区,160多家企业和商户加入小区“党建微盟”。开展家门口的服务点建设,在试点小区开通13类300多趟“小区红色直通车”,举办“医生进小区”“律师进小区”等服务类治理活动340多场。

构建全周期群商群治体系

确定孵化培育社区本土备案类社会组织发展壮大的政策导向,推动建立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名录库,已孵化扎根小区的社会组织60余个。探索“我们来协商”实践形式,由小区专员会同小区党组织牵头设立小区公开议事日,整合议事平台,创新“促动师”主持议事做法,每年协商确定小区普惠性民生实事和“睦邻节”活动,让小区居民能参与、有获得,已办理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等惠民实事180多件。

构建全链条应急防控机制

强化物业行业监管自律,完善准入禁入标准,发挥物业调解委员会在小区物业纠纷调解中的作用,探索对物业经理人的评价机制,试点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社区、小区业委会对物业公司的双百分制考核。建立物业费收缴和预防纠纷责任制,规范物业费收缴预警程序线上运行和管理。探索小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标准体系建设,推动实现全民动员、联防联控、及时响应、高效处置。

小河街道线上红茶议事会

供稿:拱墅区委组织部

【来源:西湖先锋  作者:  编辑: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