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西湖区以深化“全域党建”为总载体,大力开展小区党建试点工作,已规范组建各类型居民小区党组织166个,通过点线面结合、精细化施策,初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小区微自治模式。
以更好地发挥政治、服务、治理功能为目的,用“四统一”标准把党组织建在小区上。
功能定位统一
组建标准统一
书记人选统一
管理要求统一
按双重管理要求,已累计将实际居住在小区的2500余名非在册党员统一纳入小区党组织管理。
每个小区党组织都落实“8443”管理机制。
西湖区根据不同类型小区的居民构成、建筑年代、配套设施等不同特点,充分发挥小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因地制宜、问题导向,精细化施策破难。
01
破解老旧小区“无人管、无钱管”的问题
以小区党组织为基干,注册成立自管小组,代行业委会职责,依法引入专业物业管理并收取自管费。
小区党组织牵头召开会议研究引进物业
西溪河东小区引入物业
武林门新村在小区党组织领导下,引入专业物业管理后焕新颜。
02
破解回迁安置房小区社区和经合社“两张皮、合不拢”的问题
整合社区党组织和经合社党组织紧密共建、交叉兼职,经合社党组织书记任小区党组织书记,社区网格长为成员,有力整合小区党员、志愿者等各方力量,股社共建共治。
三级包干法
清理家园行动
参与小区垃圾分类
开展集中整治行动
白荻苑采用“总支包苑、支部包片、党员包户“的“三级包干”纵深推进党建共建,全面改造提升小区居住环境。
03
破解物业小区“三方关系”不和谐的问题
小区党组织强化对业委会、物业企业的领导,引导党员和业主积极参与小区治理。
(以德加东区为例)
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三方商讨小区规章制度
德加东区 党建引领多元共治运行机制
德加东区实施小区党组织引领下的党建微盟自治模式,实现老小区的人车分流,垃圾分类管理。
04
破解城中村小区居民户、租户、商户并存管理难的问题
在小区党组织下分别建立居民户、租户、商户党支部,实行“组织包片、党员联户、制度治理”长效机制。
多元化公约制定
青芝坞通过“三户融合”,对应建立党组织包片和党员包户,有效提升改造整体环境。
加强条线资源融合,全面融入小区共治。
多元力量下沉融入
着眼于提升小区党组织统筹治理的能力,下沉执法力量、社会力量、共建力量强化对小区党组织的支撑力。全区各类社会组织为小区提供公益创投项目108个,涉及金额435万元。6万余名志愿者为居民小区提供志愿服务。
心汇西溪高龄老人送餐
志愿者参与小区环境整治
多种资源保障融入
出台小区党建配套保障政策,赋予小区党组织书记与楼道党支部书记同等待遇。配齐配强首批20名两新组织集聚区专职党务工作者,推动两新组织融入属地小区治理。积极整合资源,全区已建成61个小区党群微服务站。
德加东区党群微驿站
仕林社区翠竹苑小区自治管理委员会
西溪河东小区幸福议事厅
多方党员渗透融入
开展机关党员进社区“每周一小时”活动,渗透式开展政策解读、政务服务、矛盾调处等服务。律师、教育、物业等行业党组织广泛与居民小区结对共建,深植小区治理。
机关党员进社区“每周一小时”
小区党员律师
物业党员“零距离服务”
千名教育党员访万家
下一步,西湖区将继续把党的建设贯穿于社区治理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做实小区党建,强化小区党建引领下统分结合的小区微自治功能。
一是做实小区党建,强化小区党建引领下统分结合的小区微自治功能;
二是深化“三治融合”,探索以小区为单位划分居民小组、产生居民代表和居监会监督小区自治事务机制,培育和而不同的小区文化;
三是多元共建共治,深化机关、行业“党员进社区”服务,强化公益创投和志愿服务3.0版覆盖面、渗透力,力争在深化“全域党建”中打造社区治理的西湖样板。
供稿:西湖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