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党建网 >>组织工作
从423到337!淳安县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圆满完成
2020-10-29 来源: 西湖先锋
分享到:

今年4月份以来,淳安县启动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按照“党委领导、党政共抓、条块联动、各方合力”要求,探索实施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做法,为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提供了“淳安经验”。经过整合优化,全县行政村数量由423个减少到337个,核减率20.33%。

上下联动聚合力,发动党建引领“主引擎”

01

领导小组成员集中办

县委研究制定《关于开展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的实施意见》,细化并制定资产处置、印章管理、班子配备等12个专项文件。

将行政村规模调整列入全县年度重点工作、大党建考核重要指标重点推进。同步成立了以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辖“一办五组”(办公室、基层组织建设指导组、集体资产处置指导组、宣传组、纪检保障组、信访维稳组)及23个由县级领导挂帅的乡镇督导组。县委组织部、民政局等牵头部门一年内两次赴三门、景宁、松阳等地学习考察,深入乡镇、村开展调查研究。

02

乡镇党委书记直接抓

完善“多对一”调整方案联审机制,对各乡镇模拟方案反复“向下征求意见、向上请求指示”。

同时,将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纳入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领办任务、评议指标。落实党委书记谈话交心全覆盖,工作组走村入户全覆盖,既统一镇村干部“小九九”,又确保掌握社情民意“细枝末节”。在此基础上,制定体现法治思维、科学合理的“一村一策”最优方案。

03

涉调村党员群众主动融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村务公开栏等各类宣传渠道,及时发布行政村调整公告,有针对性地讲明道理、分析利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主动调整意愿强烈。

全县23个乡镇166个涉调村的调整方案(草案)、集体资产融合方案(草案)均通过村务联席会议、村党员大会、村民(社员股东)代表会议审议,并在村民(社员股东)户代表表决会议上获得高票通过。

量体裁衣探新路,种出因村施策“土办法”

01

有基本原则也有弹性空间

遵循“实事求是、因村制宜、积极稳妥”的原则,600人口以下村原则上撤并,111个600人口以下村总共撤并89个,还有22个因相隔较远、历史传统等原因予以保留。

同时,综合考虑产业相融、地域相邻、人文相通、习俗相近等因素,部分600人口以上村也列入调整范围。如千岛湖镇依托茂畈村农业产业、东汉村人文景观和金家村、井塘村生态资源,实施抱团发展,合力打造汪宅片生态、人文、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区,汪宅村也成为全县村域面积最大、户籍人口数最多的行政村。

枫树岭镇整合原伊川村“未来村庄”项目、原汪村村“百源经济”平台、原大源村西川新村群众诉求和集聚式新农居点优势,组建新的“汪村村”,为下步区域融合、共建共赢奠定发展基础和组织保障。

02

有指导意见也有地方标准

为赢得群众对村调工作的支持,增进群众的获得感,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即“一增、一免、五优先、六不变”。同时坚持“撤与并”双管齐下,社会稳定超前抓,稳妥有序推进实施。如界首乡本次行政村规模调整共涉及11个村,涉调率84.62%,属于全县最高。按照“能并尽并、宜拆则拆”思路将3个村整村并入,3个村按自然村拆分并入,行政村由原先的13个减少到8个,减少比例为38.46%,通过率达99.33%,其中6个村100%通过,乡村布局进一步优化。

03

有特色取名也有村民选题

将新村取名议题作为走村入户走访重要内容,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在尊重历史、听取民意、充分酝酿的基础上作出选择,并报县领导小组审核把关。如中洲镇涉调村厦山村、洄溪村均为文化精品村,域内拥有“红色茶山”国家3A级景区,最终酝酿确定新村名为茶山村。屏门乡涉调村堪头村、项家村原拟定村名始终不能达到各方意愿,难以确定。在乡、村两级公开征集、综合分析后,拟定新村名以先后流经两村的溪流“圭川”为名,取一衣带水、同根同源之意,赢得群众普遍认可。

精准滴灌选人才,筑牢和谐共生“硬堡垒”

01

提前推进“一肩挑”

各乡镇提前谋划过渡阶段新村班子组成人员,第一时间预审、第一时间报批、第一时间组建、第一时间履职,80个新村中74个实现了“一肩挑”。如姜家镇力推全员专班、全民动员,充分发挥退休老干部、在外能人乡贤等群体优势,选出“组织放心、群众拥护、干事有力”的党务、村务、社务领衔人9名,为下步资源整合发展打下好基础。威坪镇努力扮演好“政策的引领者”“百姓的倾听者”“村调的践行者”的角色,实行“三个一”工作法,选育出各方均较为认同的“一肩挑”人选8名,村社小组成员210名。

02

民主决策“不掉队”

积极整合党组织、村委会、股份经济合作社架构,实现村社资源联享、主题党日联办、公共事业联管、社会事务联商、志愿服务联合,让居民更有幸福感。目前,全县涉调村按照“一个层级经营决策、一套班子民主监督、一个账户基本结算、一个账套核算到底”,基本实现了“一本账”融合。如文昌镇按照参会人员100%通知到位,会议程序100%落实到位,会场情况100%反馈到位工作要求,实现了联席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户代表会参与率达到99.84%以上,通过率达到99.64%以上,充分体现了百姓意愿。

03

明标定责“鼓干劲”

以新村“和合连心、融合发展”的制定落实为总抓手,淳安县坚持导向不变、专班不撤、力度不减,持之以恒抓后续。同步探索功能性支部建设,优化设置基层堡垒。如鸠坑乡结合涉调村严村村、翠峰村茶叶产业共性,结合有机茶文化小镇创建工作,新严村村设置茶叶支部、老年支部,按照功能定位制定支部发展目标、党员活动计划和党员责任清单,实现组织功能联动推进。

行政村规模调整是场大考

是建设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的有效抓手

各新村已启动环境提升、产业培育等工作

力促达到“1+1>2”效应

供稿:淳安县委组织部

【来源:西湖先锋  作者:  编辑: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