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党建网 >>焦点新闻
以“共富工坊”拓宽富民新路径
2025-05-12 来源:
分享到:

“裕民以政,富民以坊。”近年来,钱塘区临江街道聚焦建设“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街域样板,完善服务供给体系,探索形成稳就业、强产业、优服务的共富工坊创建路径。目前,已建成共富工坊10家,吸纳就业成员200人,辐射带动周边剩余劳动力3000余人次。

图片

比临坊编织.png

图片

图片

图片

搭建宝妈岗,助力巾帼靓。针对辖区“待业宝妈”较多的情况,成立钩针编织、礼品花卉销售的“比临坊”,链接工坊与社区、企业与宝妈间互惠共利纽带。截至目前,“比临坊”共有待业宝妈60名,每年创收超15万元,促进“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暖心送上门,助力残弱强。聚焦促进特殊群体就业,建立省级五星级残疾人之家,设立集日间关怀照料与就业指导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潮帮帮”共富工坊,组织承接袜子编织、传统土烧酒酿造等七类手工活,帮助40名残疾人初步实现自力更生。挖掘直播热,助力青年兴。发挥市级青年发展型城区单元优势,依托辖区电商业态载体,激活直播带富“引擎”。如高新社区利用融媒体中心建设共富电商直播间,构建电商直播式工坊生态链矩阵,帮扶36名待业青年直播带货,实现就业增收。

劳动节立体风公众号首图__2025-05-08+14_28_59.png

甲鱼晒背图.png图片

打造甲鱼“金名片”。引入省级农科院等资源,推广“繁殖场+农户”模式,全面打响甲鱼“土特产”知名度。如“龚老汉”工坊依托870亩国家级甲鱼良种养殖基地,形成了集“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累计培育水产养殖行业新型职业农民100余人、带动就业1000余人。守护酱菜“老味道”。围绕沙地酱菜特色,因地制宜发展“酱菜”工坊。如“潘东子”工坊给农户提供高品质种子,与周边村社达成原材料保底价定向收购,20年来坚持手工制作,其榨菜、萝卜干等产品凭“色、香、甜、脆、鲜”五绝远近闻名。建好蔬菜“菜园子”。围绕蔬菜种植产业,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质强能计划,推进现代化农创园、农创客共富基地建设。如“卓明蔬菜”工坊开展基础生产设施建设、蔬菜礼包订制,为周边商超提供一站式蔬菜供应配送,带动周边低收入村民实现再就业。

图片

图片

实现“厂”内有所为。建立“企业出单、工坊接单、成员做单”的全链条服务机制,以“一支创富团队、一群帮富对象、一名助富专员、一个造富阵地”的“四富”标准,牵线搭桥排摸用工资源。截至目前,已帮助企业和群众建立承揽关系65对。实现“校”内有所学。围绕“提技能提收入、高技能高收入”,在工坊内建立“导师资源库”,成立“能人巧匠团”,开展“临聚力”送技帮扶培训,提供“一站式”技能提升服务。截至目前,已举办蓝海工程系列技能培训课65期,培训工坊学员3800余人次。实现“家”内有所爱。坚持人文关怀提升就业温度,依托产业邻里中心、乡村服务中心等阵地,配备文教娱乐设施,积极探索多功能便民服务型“微工坊”。如在乡村服务中心内建设“潮帮帮”工坊,开通暖心接送车,设置“助餐服务点”,累计开展上门暖心服务900余次。


供稿:钱塘区委组织部

制作:党员教育中心

【来源:  作者:  编辑:董子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