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党建网 >>焦点新闻
全市“争星晋位、全域建强”行动暨城市基层党建“强街优社”工作推进会发言摘登(第二期)
2024-12-05 来源:
分享到:

编者按

近日,全市“争星晋位、全域建强”行动暨城市基层党建“强街优社”工作推进会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基层党建工作会议部署要求,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际举措,对城市基层党建“强街优社”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进。会上,临平区委、上城区委组织部、富阳区富春街道党工委、滨江区物联网产业社区党委作交流发言,市住保房管局党组、拱墅区委组织部、萧山区城厢街道党工委、西湖区西溪街道文天社区党委、余杭区中泰街道清水湾社区党总支作书面交流。现将市住保房管局党组、拱墅区委组织部、萧山区城厢街道党工委、西湖区西溪街道文天社区党委、余杭区中泰街道清水湾社区党总支的交流材料予以刊发,供学习借鉴。

深化三方协同机制

推动美好家园建设

市住保房管局党组

今年以来,市住保房管局以住宅小区为重点,开展清廉物业建设和公共收益专项治理,并持续提高专业物业服务覆盖率和业委会(物管委)组建率。目前,全市4812个住宅小区,在管物业服务企业972家,专业物业服务覆盖率超过93%,业委会(物管委)组建率达到82%,物业管理工作正在深度融入城市党建、基层治理体系。

一、坚持立法先行,完善三方协同制度体系。地方立法固化党建引领地位,新版《杭州市物业管理条例》创新引入“党建引领”“物业管理委员会”等关键条款,并明确本市物业管理活动纳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从体制机制上持续为三方协同赋能。系统出台相关配套制度文件,制定清廉物业建设、公共收益专项治理等相关文件,重新修订《管理规约》《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等示范文本,为党建引领三方协同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工作依据。健全完善物业党建组织体系,今年市区两级物业行业协会党委均升格为物业行业党委,推进整个行业全面融入基层治理,引导物管项目中的党员加入小区党组织,实现党建引领物业管理创新。

图片

二、坚持力量整合,强化三方协同工作合力。构建多方联动的促进机制,建立健全物业综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整合部门、镇街工作力量,完善综合协调、督促检查制度,推动物业管理活动纳入基层治理工作。打造全面覆盖的矛调阵地,建立物业行业调解组织,加强与法院的联动,对物业纠纷矛盾实行诉前调解。强化协同共治的运行体系,推动落实物业管理类信访情况的月度分析研判机制,建立健全“小区一日一会商、街社一周一点评、区县一月一分析”工作机制,解决社区协同治理不通畅等问题。

图片

三、坚持问题导向,提升三方协同治理水平。强化数字赋能,持续建设智慧物业平台,全市物业管理相关信息均全面在线、动态更新,已有110余万业主申领电子业主卡,发起电子投票事项4000余次,有力提升了物业管理活动和行业监管效能。推进专项治理,开展“清廉物业”建设,深入推进公共收益专项治理,实现资产资金摸排、公示公开制度覆盖两个“100%”。推动提质增效,针对老旧小区实际,推动实施片区化大物业服务模式,共覆盖了36.68%的老旧小区,该模式已逐步成为我市老旧小区引入专业化物业服务的主要方式。大力推广老旧住宅电梯更新和老旧小区维修资金补建试点等工作,不断提升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水平。

图片

建设新时代大运河党建精品带

打造城市基层党建示范集群

拱墅区委组织部

今年以来,拱墅区紧扣“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主线,认真落实“争星晋位、全域建强”行动部署要求,坚持抓组织、优机制、强阵地,加快打造新时代大运河党建精品带,通过做强街道、做优社区、做实系统、做活治理,持续增强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性系统性建设,不断展现“运河明珠”的红韵风采。

一、系统布局、片区集成,强化综合服务力。依托党群专业化服务集成供给改革试点契机,“一盘棋”谋划、“一张图”推进全区城市基层党建示范集群建设。有效整合政府、市场、社会资源力量,打造街道、社区、小区等10大重点项目,以点带面推动462个党建阵地提档升级,形成以运河为中心、布点在沿岸、辐射到全区的工作格局。推进示范集群“5+N”功能场景建设,做实接待咨询等5项基本功能,落地社区食堂等177个“N”服务项目,打造专业服务“资源超市”,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开展阵地热活度调查,动态优化项目179个。探索建立专业物业兜底、微利经营反哺等机制,推动阵地运营更加可持续。

图片

二、组织引领、多方参与,激活协同内生力。持续健全“一核多堡”组织体系和“一核多元”工作机制,牵引推动各方主动参与示范带建设。深化小区党建网、治理网、民生网“三网融合”,加强组织上下联结、党群横向联动,近2000个小区、网格党组织在示范带阵地协商议事、宣传政策,助力加装电梯、二次供水等项目1400余个。连续6年推进结对联建,209个省市区级机关与示范带所在街社全覆盖结对,落地项目150余个,2.5万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总结形成解决小马拉大车“强街优社”七步工作机制。深化“两支部一社团”建设,2000余个群众性社团吸引凝聚超16万名“武林大妈”、流动党员、“小哥”融入基层治理。

图片

三、深化机制、共治共享,提升群众满意度。巩固示范带建设成果,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全面提升、全域建强,持续打造可感可及的大运河幸福家园。创新推出网格议事“十大应用场景”,以800余场红茶议事会为载体推动网格内决策落地,626个小区制定网约配送员进出小区(楼宇)管理制度。全面深化三方协同共治机制,助力破解业委会(物管委)组建、老旧小区物业费提升等治理难题,新培育示范小区18个。创新“三方学院”,培训186场9600人次,建强小区专员、业委会主任、物业经理人等基层治理队伍。深化商圈楼宇社区化实体化运行机制,完成三年规划布局,建成29个商务社区,系统集成为企服务“一件事”,区域整体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向好。

图片

深化“民情双访”

增强党建统领网格治理实效

萧山区城厢街道党工委

城厢街道地处萧山主城区,集产业园区、商业楼宇、老旧小区等于一体,流动人口占比41.6%,正经历城市、产业、人口结构的深刻重塑。今年以来,街道以“民情双访”为抓手,纵深推进“网格走亲 党群融心”大走访,化解风险隐患210个,回应急难愁盼674个。

一、察实情听民声,访出民呼我应的好局面。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三级联动编组入网,组建由区街社干部组成的双访小组,每组对接1个网格,街道110名干部全员编入,市监、住建等基层需求集中的24个区级部门力量下沉入格。三个结合常态走访,建立“日访+夜访、线上+线下、访民+访企”机制,利用周二例会、值班值守等时间灵活走访,走访群众4.5万户次、企业商铺4055家次。三张清单查需问计,编制“三张清单”,问题清单用于情况研判,对问题集中的20个网格加强走访;需求清单用于资源匹配,在街道大工委联席会议等会上通报交流,条线“揭榜领办”;建议清单用于改进工作,及时交办并做好反馈;目前共收集“三张清单”1144条。

图片

二、出实招解民忧,访出破难纾困的好态势。坚持构建问题闭环解决机制。聚焦民生所盼优服务,依托“民呼我为·红领通—民情双访”模块,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一老一小”、社区食堂等需求,积极争取区级资源,落地党群夜校15个,建成便民食堂5家,惠及居民55万人次。聚焦企业所急强供给,聚集新势力、专精特新“小巨人”、内生裂变、培育升规、“新雏鹰计划”等五类17家企业,将经济干部编入双访小组,收集企业诉求38个,帮助解决项目申报、厂房对接等问题14个。聚焦项目所需汇合力,针对电梯加装、安置分房等重点攻坚项目,通过“民情双访”提前摸排意见,做好正面引导,今年重点项目推进中,区级以上信访登记人次同比下降23.3%。

图片

三、办实事赢民心,访出敢作善为的好队伍。坚持在“民情双访”中一线练兵。压担锻炼在一线,实行“导师帮带”制度,面向69名街社90后年轻干部,选派16名资深街社干部作为导师“青蓝结对”,帮带入户走亲、矛盾化解、协调破难。争先比拼在一线,组织擂台比武3场,15名街社年轻干部交流走访心得;推动干部将走访成果转化为决策成果,形成“民情日记”82篇、撰写调研报告10篇。识人用人在一线,建立健全走访评价体系,以基本情况、发展变化、问题矛盾、民情民意、干部队伍等社区底子“五个清”和网格基本情况、重大突发情况“双熟悉”为标准,对干部开展全面检视,调整社区干部20人,储备后备力量277名。

图片

做优区域化党建联建

打造共建共享善治社区

西湖区西溪街道文天社区党委

文天社区有12个老旧小区、55幢老旧楼房、69家沿街商户,辖区有省高院等24个省市机关单位,老旧小区多、沿街商户多、机关单位多。今年,文天社区积极投身“西溪汇·烟火马塍”街区党建示范带建设,优化区域化党建联建机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

一、党建引领,健全“融合链”。以党建联建为纽带,统筹资源,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突出全覆盖纳入,引导48家商户组建“烟火马塍·商户联盟”,吸纳党员商户入盟任职,加强“商户自治”。突出实体化运行,社区党委与辖区24家省属机关、国企、高校、医院进行场地、服务、活动等联建,并以轮值形式召开联席会议共商联建项目。突出整体性联动,建立“定期会商、走访联系、项目推进、述职评议”四项联建举措,合力破解治理难题。

图片

二、多元参与,激活“治理链”。倾听街区民声,积极搭建议事平台,引导多元力量参与。“有事大家议”,通过“民情三谈”、网格议事日收集居民和商户需求,以旧改为契机建立“天天议事厅”,协商解决旧改问题30余项,新增电梯加装20台、协调旧改车位40个,确保747户旧改工作有序推进。“难题众人办”,与省广电集团、浙大规划院等组成“议事智囊团”,解决小区地面沉降等多项难题;与辖区外卖平台共建“平安骑士队”,上报隐患100余条,吸纳队长为兼职党委委员,参与议事;推动职能部门下沉,对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完成马塍路8号、11号小区路灯增亮。“参与有认同”,以评星授牌的方式鼓励参与志愿服务、门前“三包”到位的商户,提升荣誉感。

图片

三、项目带动,优化“服务链”。定期梳理“联系、需求、服务”三张清单,以项目领办发挥辖区单位作用。聚焦居民群众迫切需求,充分挖掘联建单位、商户联盟资源,联合新华医院推进“健康共富”项目,联合商铺联盟开展为老志愿服务,组织“马塍花市”吸引年轻人“汉服打卡”,联合海洋二所开设青少年“科学家课堂”,联合省残联打造“浙励助残·西溪汇”项目,精准服务居民。聚焦企业商户发展需求,成立马塍商户服务队,提供外摆、办证等组团服务;与市燃气集团开展“蓝丝带”项目,进行安全宣讲、用气指导;与商户共办“马塍花市”,实现“商户拓客、居民普惠”多方共赢。聚焦新就业群体等重点人群融入需求,设置5个茶水铺、爱心冰箱,联动20家商户推出就餐、修车等优惠,推荐优秀小哥就读“小哥学院”,提升学历技能。

图片

突出问题导向抓实后进整转

不断提升居民群众满意度幸福感

余杭区中泰街道清水湾社区党总支

清水湾社区是成立于2022年的新社区,有居民3166户、9441人,但成立伊始便陷入小区开发商破产、设施老化、矛盾纠纷多等“老烦恼”,一度被列为区级挂牌整治社区。社区高度重视,直面痛点、对标找差,制定整转方案,经过11个月努力,群众满意率从年初的57%提升到92%。

一、从强队伍入手,让堡垒变得更坚固更有力。把提高群众工作本领作为突破口,会同社区骨干组成56人“清亲小队”,开展全员敲门行动,总结提炼出“细心把握需求、耐心回应诉求、真心实意服务”的“三心”走访工作法。围绕居民所盼梳理形成29项任务,逐项落实社区干部领办;新进社工小陈走访发现独居老人邹阿姨轮椅损坏,立马上门更换轮椅配件,并在今年强降雨期间每天提供送菜上门服务,这些暖心举措也让越来越多居民看到了社区的诚意和用心,纷纷参与到社区建设中。

图片

二、从解难题发力,让治理变得更精细更有效。做实三方协同共治,推动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着办。因地制宜搭建“红湾”议事平台,推行“党组织牵头先议—业委会物业参与协议—楼长和居民代表带头合议”议事机制,围绕警情、消防等问题组织协商议事44次,收集建议近100条,进一步形成共识、精准发力。特别是有效推动了山水苑小区长达近10年的消防安全问题,目前消防控制主机故障等7大类问题整改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社区还主动邀请8名“投诉人”变“监督者”,建立常态化沟通监督机制,在“事先公开,事中跟踪,事后反馈”环节全程介入,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责任感,也让社区治理变得更加精细有效。

图片

三、从暖人心落脚,让服务变得更可及更有感。瞄准急难愁盼,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从民生小事切入,梳理彩虹游步道路面提升等39件民生小事,项目化推进落实;比如针对居民反映强烈的小区周边停车难问题,社区与区交通集团选派的第一书记积极协调,利用杭徽高速桥下空间新增286个停车位,将“需求清单”加速转化为“满意清单”。从邻里琐事切入,成立集楼长、物业、业委会、律师团等50多人的“红湾调解队”,成功调解矛盾纠纷70余起。从幸福要事切入,聚焦“一老一小”群体,盘活公共服务阵地,新建80方社区婴幼儿成长驿站、100方老年人活动室,让老的小的闲暇之余都有了好去处,累计开展亲子音乐会等活动16场,受益居民400余人。

图片


供稿:组织处

制作:党员教育中心

【来源:  作者:  编辑:董子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