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区清凉峰镇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三阳镇、宣城市绩溪县伏岭镇同邻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缘相近、人文相通、产业互补。近年来,临安区以毗邻协作、联建共富原则,健全组织架构,成立“一山情·共振兴”党建联建,积极探索跨省组团奔共富新路径,奏响了两省三地同奔共富协同发展的美好乐章。
“一山情·共振兴”党建联建是怎么做的?
组织联建、工作联促、队伍联抓、活动联办、服务联做和资源联用六联工作法,以产业、文化、治理、人才、生态为纽带,强链补链延链、共建共享共富,积极探索跨省党建联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产业发展跨省协同
党建联建,产业协同发展是重头戏。积极探索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全力打造颊口蔬菜育苗、白果水稻育秧、九都蔬菜深加工和镇农创客服务“四大中心”,串联起绿源蔬菜基地、砍大家庭农场、歙县大方茶厂、老胡家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徽杭生态家庭农场等优质农业产业发展资源,形成一条党建联建产业共兴示范带,在浙西皖南,讲述“一粒种育成一株苗、一棵菜共富一群人”的动人故事。去年又投资760万元打造昌西公社·共富工坊,涵盖蔬菜深加工、标准化冷链物流仓储、农产品分拣加工配送、电商交易等产业链,可实现蔬菜年深加工1000吨以上,辐射两省周边农业经营主体10余家,带动两省三地农户2000余户、户均增收3000元。
基层治理跨省融合
党建联建,治理强化合作是协奏曲。探索组织体系融合创新,成立省际联合调解委员会,召开联席会议16次,共同研判分析省际接边地区矛盾纠纷。发挥民间力量作用,以区党代表、离任村干部为核心,成立“清和”帮帮团,预防宣教和快速调处结合,2023年调处跨省矛盾纠纷13起,其中,历史遗留矛盾纠纷5起,接边地区矛盾纠纷下降35%,未发生一起因调处不当而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和民转刑案件,接边地区以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中心,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共护行动23次,为打赢亚运攻坚战贡献了跨省联动力量。
人才队伍跨省交流
党建联建,人才交流互动是新篇章。组织农创客代表赴伏岭镇、三阳镇开展考察和资源调查,三地农创客围绕可开展的合作项目进行探讨,加强接边地区村书记交流,促进融合发展。举办浙皖两省“清”春荟聚创未来人才论坛、活动,开展助农培训11次,引育农创客150余人,培育骨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电商企业100余家,带动周边劳动力就业1500余人次,加强合作交流,联合抱团发展,把农产品增加值留给农民。
下一步,临安区将结合临安-歙县“浙西皖南·风情穿越”县域风貌区项目建设,积极携手三阳、伏岭两镇,进一步深化毗邻协作,推动两省三地资源要素互联共享、治理力量多元融合和共同富裕双向奔赴,打造共建共享朋友圈。
供稿:临安区委组织部
制作:党员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