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党建网 >>焦点新闻
“小工坊”打开富民强村新通道
2023-08-31 来源:
分享到:

夏末秋初,浙江建德钦堂乡山里,规整有序的农田,藤蔓自由舒展、延伸开来,在绿叶红蔓覆盖下的一垄垄土地里,小香薯正值成熟季。

东方刚刚泛起鱼肚白,薯类收获机开过的一垄垄土地上,淡红色、体态饱满、匀称的小香薯破土而出。“今年的香薯比去年还好,个头大、产量高,淀粉含量高,每天挖的都能当天售完,是我们全村人的‘致富果’。”农创客沈泥抬起一筐刚挖的香薯,放到运输车上。

近年来,钦堂乡开展小香薯规模化种植,返乡海归农创客将先进技术和理念带到乡村,助力小香薯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创办“香薯共富”工坊,带领村民就业、脱低,增收。如今,凭借着自然好风光和高颜值,钦堂乡再向前一步,发展起了高端民宿,采摘、游玩、住宿等乡村深度体验。

此外,今年5月以来,钦堂乡与浙江省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进行党建联建结对,招引下属企业开展资源共建共享,项目联动开发。

图片

去年以来,建德市进一步聚焦乡村产业振兴,紧盯延链补链强链。目前全市已建成工坊145家,吸纳就业人口7065人,其中低收入农户1352人,有力推动了村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消薄。

晨光熹微之时,更楼街道更化社区新希望鲜奶工坊坊长傅国平正忙着和工人一起将刚灌装好的鲜奶装箱打包,以便配送到各个门店、客户家中。更化社区与新希望牧业公司合作,盘活原国有老厂闲置资源,建成了集鲜奶加工、体验、销售于一体的工坊,串联产与销、打通城与乡,每天为当地老百姓送去清晨的第一口鲜奶。

这个300平方米的工坊车间,不仅帮助周边20余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还带动社区集体经济增收模式从单一的租金收入变为“租金+分红+提成”的多元经营性收入,年增收可达20万元。

图片

鼓励市场主体采取入股分红、产销合作、委托加工等方式,发挥组织优势,推动多元主体上链发力,与村集体、村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全产业提质增效。

工坊里有薪,碗里头有面。在新安江街道梅坪村,借助“链组党建”契机,今年年初成功引进了一家日晒面工坊,5月初投产,可日产10吨优质日晒面,解决了15位村民就业,每年人均可增收5万元。

工坊开业那天,梅坪村两委干部和工人们一起拍了一张“全家福”,大家都说“村里头有坊,家门口有岗,‘梅好生活’有味”。现在,梅坪日晒面工坊已开始尝试借助直播带货的模式,进一步扩大产品销售,带动村民在家门口致富。

“围绕乡村特色产业和重大产业项目,借助链组党建因势利导,加大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价值链与共富链一体打造”,建德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全力打造一批体量更大、竞争力更强、带富效应更好的链组和工坊,更好地为产业创造价值,为集体创造增收,为农户创造就业。

除此之外,返乡青年创客还通过电商直播等新媒体开展助农带货,为农产品的销售打开了新的渠道。沈泥充满期待地说道,越来越多的高学历年轻人开始关注并投身于乡村的建设和发展。我们不仅要将先进的技术、理念、管理和模式带到乡村,更重要的是能够与当地的农创客和乡土人才一起推动产业发展,实现富裕。

来源:新华社

【来源:  作者:  编辑:董子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