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贯彻落实全省、全市组织部长会议和全市“红色领杭·奉献亚运”大考大赛要求,聚焦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和市委打赢“经济翻身仗”“亚运攻坚仗”两场硬仗,市建委实施“保亚运、拼经济、争一流”攻坚行动,全面启动“城建先锋·聚力攻坚”活动,通过建立分片驻点、三级联动、比学赶超、人事结合四大机制,引领全市城建系统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躬身入局、挺膺担当、砥砺奋进。
亚运项目
“分片驻点”联系机制
锚定亚运服务保障目标,深入推进“匠心提质绣杭城”专项行动,采用分片包干、下沉驻点、全员参与等举措,不断提升城乡环境品质。
实施“迎亚运”道路质量“回头看”
深化拓展“路长制”成效,委领导带队组建8个工作组,分片包干,以日保周、以周保月,对185条地铁重建道路、33条快速路进行使用质量全覆盖巡查,形成“领导带头、层层攻坚”阵势,全面提升道路品质。
推进“深耕重点工地、护航精彩亚运”结对行动
结合杭州争创全国首批文明典范城市行动,组织委机关、事业单位39个基层党组织与110个亚运场馆周边及核心区域内的重点项目工程结对包干,开展难题协调帮扶、视频在线抽查、围挡提升检阅、外围环境检查等护航活动,促进工程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
分组开展安全生产督查
全国“两会”期间,市建委做好服务保障,第一时间组建10个督查组,分片对全市建筑工地开展安全生产督查,以务实行动全力护航迎接盛会。
重点企业项目
“三级联动”服务机制
以服务百个重点项目、百家行业龙头企业为牵引,坚持问题导向,出台重点项目“急事即办”精准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开展百余家企业走访调研服务,落实三级联动、常态对接、精准交办、专题协调、信息反馈等七项工作机制。
三级联动
强化“委领导+处级干部+工作人员”三级联动模式,组建工作群,为22个城建领域重点项目以及全市投资额10亿元以上的89个重点实施项目提供全天候的精准帮扶。
常态对接
委审批处主动对接市发改委,建立每周问题收集和反馈机制,互通精准帮扶信息,从解决问题出发,为建设项目提供勘察设计、审批、招投标、建设推进、审查验收等全建设周期服务,推动项目实施落地。
专题协调
从“机制创新、流程重塑、管理增效”多方面发力,优化项目建设生命周期服务,协调处置推进遇到的问题。做到问题“发现一个、整改一个、销号一个”,形成闭环管理。
改革创新
“比学赶超”争先机制
突出建设领域的改革创新、超前谋划,切实推动省市重点工作任务和改革创新项目抓出成效、争创一流。
优化团队攻坚模式
在营商环境改革、海绵城市打造、地下管廊建设、城乡风貌和未来社区等国家、省级试点创建、共同富裕基本单元打造、民生实事等工作中,完善“专班推进”“党建联建”等团队攻坚模式,高效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凝聚攻坚克难合力。
抓好全程指导服务
健全“月晾晒、季通报”“三色预警”机制,灵活采用集中办公、定期研讨、联席会议、疑难咨询等不同形式,抓好全程指导服务,进一步打造亮点、补齐短板。
强化争先创优导向
综合运用示范样板评选、通报表扬、行政奖励等举措,激励城建重点领域改革创新、争先创优。
城建干部
“人事结合”培养机制
将大考大赛作为干部的“试金石”和“赛马场”,深化团队构建、一线历练、晾晒考察,推进以事察人、抓人促事。
围绕中心任务建团队
根据工作难点,11位委领导牵头,391名处级干部、年轻干部等人员参与,建立攻坚团队55个,统筹发挥各层面干部作用,打造结构合理、分工明确、行动迅速的作战单元。
一线墩苗抓培养
有针对性地将干部派到“保亚运、拼经济、争一流”58项攻坚行动一线,持续用好“导师+项目+年轻干部”培养模式,多渠道锻炼提升,历练培养干部。
深入考察促识别
探索人事结合的晾晒评比机制,在急难险重任务中考准考实干部的政治素质、专业能力和作风效能,推动广大城建党员干部在大战大考中经受考验,在一线实践中彰显城建作为、体现城建担当、作出城建贡献。
供稿:市建委
制作:党员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