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破解流动党员管理突出难题,持续提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质量,钱塘区全面推进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星动计划”。
3月3日,钱塘区召开流动党员“星动计划”推进会暨流动党员集体见面会。活动现场,发布钱塘区产业工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指引,完善动态排查机制,优化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多维联动机制,晾晒激励,引导产业工人流动党员创优争先、攻坚克难,在产业线上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钱塘区产业工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指引
1.做好宣传引导。结合大型招聘会、高校毕业季等重要活动,设置“流动党员报到咨询台”,宣传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政策。在企业内部,通过张贴宣传海报、设置党组织公示牌,引导流动党员主动报到亮身份。
2.做好入职排查。发挥人力资源协会党建联建机制作用,建立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与党组织信息联动机制,在产业工人办理入职手续时,同步排查其政治面貌,及时将新入职人员党员信息推送至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由企业党组织做好纳管工作。
3.做好数字赋能。利用钱塘技工等数智平台,开发流动党员服务数字应用场景,自动定期获取新进职工信息,比对党员信息库形成新进产业工人流动党员信息清单。设置分派规则,自动将清单分派至各企业党组织。企业党组织在应用场景上记录对流动党员的核查、纳管信息,为企业党组织实施流动党员动态排查提供技术支撑。
4.健全组织体系。建立区级、街道(平台)、园区三级流动党员组织架构,区级成立流动党员综合党委,各街道、各平台和重点行业部门建立流动党员党委,产业园区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明确各级职责定位,系统谋划推进产业工人流动党员高效管理。
5.分组分类纳管。企业党组织应充分结合产业生产特点,根据产业工人流动党员职业工种、就职岗位、排班规律等要素,将产业工人流动党员分组分类编入组织,同管理同教育。园区党组织要做好小微企业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方便其就近就便参与组织生活。
6.促进有效融入。开展企业内部在册党员与流动党员“结对子”活动,由在册党员负责邀请流动党员参与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志愿服务等组织活动。针对在企业党组织纳管6个月以上的流动党员,企业党组织适时与流动党员开展谈心谈话,对于确认长期就业在本企业的流动党员职工,积极引导其转接党组织关系,党组织为其提供代办服务。
7.上下同心共管。各党(工)委要选择服务意识强、沟通协调强的优秀党务工作者作为流动党支部指导员,采取“一对一”方式,做好对接服务,协助流动党支部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8.双向互动联管。流动党员纳管后,各企业党组织要第一时间与党员流出地党组织联系一次,日常每半年开展一次沟通联系,联络方式上可采取函件、电话、视频、上门等多种方式,遇岗位变动、家庭困难等重大事件,即时联络、互通情况。年底,要将流动党员先锋指数考评和参加年度活动情况通报流出地党组织。
9.开展创先争优。企业党组织要结合产业工人岗位特点,设置流动党员责任岗、示范区,引导流动党员牢记党员身份,积极创先争优。按照党性修养、专业技能、为民服务、组织贡献、突出表现五个维度,开展产业工人流动党员先锋指数考评。
10.鼓励攻坚克难。企业党组织要将党建深度融入企业技术创新、降本增效、市场开拓等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引导流动党员凝心聚力,担当作为、攻坚克难,将组织凝聚力转化为企业发展推动力。
发布钱塘区流动党员暖心服务八大场景,从积分落户到组织生活,再到学习教育、评优评先,打造流动党员全周期服务场景,促进流动党员有效融入,着力提升流动党员荣誉感、获得感和归属感,让流动党员在钱塘找到“家”的温暖。
成立流动党员党组织,建立区级、街道(平台)、村社(园区)三级流动党员组织架构,区级成立流动党员综合党委,各街道、各平台和重点行业部门建立流动党员党委,村社、产业园区、片区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系统谋划推进产业工人流动党员高效管理。活动现场举办了流动党员党组织的授牌仪式。
此外,现场还进行了集体重温入党誓词,为现场流动党员代表送上政治生日礼物,为流动党员志愿服务队授旗等仪式,让本次见面会的流动党员代表们重温初心使命的同时,感受党组织的浓浓关怀和殷殷期盼。
下一步,钱塘区将持续推进钱塘区流动党员“星动计划”品牌建设,以理念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持续提升流动党员服务管理质量,一贯到底打造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服务管理的钱塘样板。
供稿:钱塘区委组织部
制作:党员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