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新区(滨江)自去年开始持续开展“百名干部助百企”活动,精心选派152名干部结对261家重点企业,党员干部纷纷深入园区平台一线,推动惠企政策进园区、进企业,全力以赴疏通企业卡点堵点,推动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快建设、建设项目早达产。
发生了一系列暖心的小故事,一起来看↓↓↓
政策咨询,惊喜“秒回”
卖智能萃茶机的浙江商人叶金章的短视频火了,这是一条“浙商问出海抢订单政策,局长秒回跟进”的短视频。他没有想到,自己随手发出的这条视频,竟然引发了7000多名网友的点赞评论,被多家媒体转发。
随着新冠防疫政策的优化,叶金章曾因疫情搁置的出海计划也重新复活。他说,自己看到浙商竞相出国抢订单的新闻后,立即联系所在地高新区(滨江)询问相关政策。令他惊喜的是,区商务局副局长不仅第一时间“秒回”,区商务局党组还在15分钟内拉了工作小组进行对接。一番沟通下来,叶金章知道按政策能够提供70%的机票补贴、6个免费展位,他在镜头前情不自禁地竖起了大拇指。
“五证齐发”,拿地即开工
在滨江区物联网产业园区,德施曼智能家居安防产业基地项目在一天时间内就实现了“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桩基先行备案”“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工程规划许可证”等“五证齐发”极速审批,日前已正式开工建设。
“所有流程都有辅导,从线上拉群到线下办事大厅面对面辅导,教我们怎么申报各项材料、各个流程的时间节点,甚至帮我们初步定了进度计划表,非常节约时间。”开工仪式现场,该项目负责人介绍,“除了平台的助企服务员,各个部门也都很上心,通过‘移动审批车’上门辅导了3次,及时地、集中地解决我们申报过程中出现的难题。”
急事急办,真诚服务
焦急的公司经办人向高新区(滨江)市场监管局反馈了此事。经核实,该公司原有的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资)”,因《外商投资法》的实施,将企业类型调整为“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非独资)”,而小微企业的实质并未改变。经汇报研判后,该企业被重新确认了小微企业身份。
“真的没想到,我们这么一家普通的小企业,政府部门都如此重视,急事急办。为民服务,助企纾困,你们真的是说到做到,让我们非常感动!”企业还为高新区(滨江)市场监管局送上了“纾困帮扶娘家人 真诚服务为企业”的锦旗。
线上线下,我们都在
数智白马湖
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党工委建设“未来园区管理服务一体化平台”,基于数创经济系统建立“一企一档企业画像”,目前已建档1417家,做好经济监测和监管服务;打造线下企业服务阵地,建成“白马湖企业e家”服务专区,集成综合窗口区、网办掌办区、联合会商区等,现场配备“园区D小二”提供咨询和指导服务,助力“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白马湖企业e家
企业走访
助企服务,我们一直在路上!
供稿:滨江区委组织部
制作:党员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