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是政策兑现咨询的部门联系人电话清单,请全体助企服务员培训后,抓紧做好各自联系企业的‘画像’,精准帮助企业分析匹配政策,联系快兑政策”。近日,余杭区亲清办组织财政部门向全区280名助企服务员详细解读杭州市“抢先机 拼经济”30条政策、春节期间稳岗留工“十送”关爱行动以及余杭区“强信心 拼经济”36条政策,辅导助企服务员学懂弄通政策,推动政策精准触达企业,助力全区经济“开门红”。
在杭州市“抢先机 拼经济”30条基础上,余杭区新鲜出炉“强信心 拼经济”36条政策,从支持企业稳岗引才、全力提振消费市场、鼓励企业增产扩能、聚力稳外贸拓市场、稳定资源要素保障等五大方面,加快释放政策红利。市区两级政策推出后,余杭区助企服务员迅速行动,奔赴企业,采用“助企小分队”“助企帮帮团”等多种形式,第一时间向企业负责人精准宣讲市区两级政策,送去政策大礼包。
杭州锐冠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数字化工厂专业服务商,受前期疫情影响,企业交货周期拉长,产品生产成本增加,导致资金周转困难。良渚街道助企服务员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上门帮助企业匹配市区两级政策,对接金融机构,为企业争取到300万元的贷款授信。“资金的及时补充,像是及时雨,补充了我们的血液,维持了整个公司的运转。”公司负责人陈小兵高兴地说。
在杭州炬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余杭区“四亲助企”助企小分队正在走访了解“炬华智慧工厂智能制造技术改造项目Ⅲ期”情况,帮助企业分析如何分配投资可以拿到更多的“真金白银”。“市区两级政策都提到,对企业采购优质产品目录中的国产化装备、且投资额达到100万元(含)以上的项目,按投资额5%的标准给予奖励,单家企业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企业负责人听到助企服务员的政策宣讲后,当即决定在第一季度投资100万元购买设备,争取在原有补助政策的基础上再增加3个百分点奖励。
余杭区“强信心 拼经济”36条政策中有这样一条:对消费者在余杭区登记注册、纳入余杭区社零统计的新能源汽车经销企业购买的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最高补贴达到1万元。仓前街道助企服务员逐一上门走访新能源企业,帮助企业算好“补贴账”,共协助9家企业申报了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杭州吉客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通过该项政策利好宣传,刺激客户消费,销售量同比增长了31%。
除了政策兑现的“真金白银”,余杭区坚持政策纾困、助企破难“双管齐下”,强化助企服务员主责主业,组织“助企攻坚日”活动,通过联席会议多部门协同解决企业疑难诉求,组织“四亲助企”等14支助企服务小分队入企破难,联合26个区直部门组建“助企帮帮团”在线回应企业诉求,分层分级一线解决企业重点难题。2022年以来,全区助企服务员已累计走访企业9931家次,解决企业问题诉求4623个。
供稿:余杭区委组织部
制作:党员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