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新要求,杭州市部署实施“网格走亲、党群融心”暖心服务专项行动,发挥村社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满足城乡社区居民生产生活和看病就医需求。日前,《组织人事报》刊发《网格走亲 党群融心 ——杭州万支村社小分队投身暖心服务专项行动》对此进行报道,全文如下:
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新要求,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满足城乡社区居民生产生活和看病就医需求——近期,浙江杭州市部署实施“网格走亲、党群融心”暖心服务专项行动,发挥村社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用好村社干部、网格团队、楼道力量以及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联建单位、结对部门、在职党员等多方力量,对村社快响常备队、突击队、服务队“三支队伍“进行充实、优化,以网格为单位,全覆盖组建总人数达10.2万人的村社暖心服务小分队1.4万支,全面排摸重点对象、特殊需求,落实送医送药、代买代购、关爱照料、宣传引导等服务举措。
应需而动,迅速集结传递温暖
“关键时刻,我们要团结起来,抱团取暖。”建德市乾潭镇安仁村党组织负责人了解到年纪大的村民外出采购物资有困难,带领党员、妇女、退伍军人、低龄老人等“红粉绿银”四色服务力量360余名,2天内就服务村民4700余人次,为出行困难的80岁以上老人送去生活物资100余份。
像安仁村一样,全市村社基层党组织依托“村社-网格-微网格”架构,推动组织体系与服务体系相融合,明确村社书记负责牵头统筹、网格长负责小分队运转、楼道(楼栋)长负责包楼联户,确保“三级”责任到人。落实定岗定责,将小分队人员划为关爱老人岗、上门配送岗、便民服务岗、物资保供岗、机动调配岗,细化工作要求,确保“五岗”责任明晰。比如,针对关爱老人岗明确提出“一份包干对象表、一张应急联系卡、一份防疫宣传单、一个暖心服务包、一张民情登记表”等“五个一”要求,已累计发放宣传单、联系卡、服务包475万余份。
“这时候能搭把手,我们觉得很值。”长期在西湖区蒋村街道府苑社区服务的“网格骑手”们第一时间响应社区党组织的召集,不到2个小时就将160余份“暖心抗疫礼包”送到了辖区老年居民手中。面对疫间居家群众对送医送药、代购代办需求的迅速扩大,不仅一大批外卖小哥、快递员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加入暖心服务小分队,还有一些在职党员、市民,在确保自身身体健康的条件下,自主加入暖心服务行列,当好“药品采购员”“红色外送员““暖心照护员”。
在萧山区瓜沥镇东恩村,暖心服务小分队针对辖区老年人就餐需求,每天中午11点准时到老年食堂购餐并打包送到居民家中,让老年人既能享受到“爱心卡”优惠,又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在全市大部分村社,老年食堂代买、菜场超市代购、外卖快递代送等“三代”服务全面开展,已为群众配餐送餐、代购代办12.5万次。面对独居老人、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在疫情中容易产生的无助感和不安感,网格党员“一对一”常态包联,开展上门入户“一声安全叮嘱、一次隐患检查、一场防疫宣教、一份健康礼包、一个联系电话、一句迎新祝福”“六个一”暖心行动,切实加强心理关怀。
专员跟进,专业帮扶守护健康
“小分队每日必访、身体情况必询、物资情况必询、突发情况必询。”面向独居老人、残疾人、基础疾病患者,杭州在暖心服务小分队中推行“一必访三必询”机制。为了满足重点群体医疗服务需求,各基层党组织还加强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联动,在小分队中专门配备“健康服务专员”,对走访联系中发现的用药就医、监测陪护等需求,由“健康服务专员”给予专业化指导,让群众就近得到基础医疗救助。
新冠防治药品需求量大怎么办?各级党组织加强联动、统筹,各小分队多措并举,通过“上级保障一批、药店调剂一批、自行购买一批、居民捐助一批”等方式,切实加强村社新冠防治药品、基础疾病药品储备。小分队通过走访精准排摸居民药物代配代买需求,及时将药品送到居民家中。
“有了健康诊疗站,咱们从挂号到取完药仅需5分钟。”萧山区新塘街道在南江公园门口的健康诊疗站,让很多前来就诊的市民感觉良好。在这里,居民不仅可以享受诊断、配药一条龙服务,还可以刷医保卡,四五十种感冒药零差价供应。在上城区彭埠街道的老年人疫苗接种专场,健康服务专员组成“送苗上门”小分队,深入社区及辖区医养中心、养老院为191名老年人接种疫苗。面对居民就医需求激增的实际,各基层党组织积极推动医疗资源进一步下沉,在居民经常活动处尝试建立健康诊疗站,派驻健康服务专员开展就近诊疗、上门送诊,还对辖区老人接种疫苗情况进行再排摸、再动员,开设绿色通道、安排专车接送、拓展上门服务,为居民提供便利的同时,分流各级医院、属地卫生院门诊压力。
在钱塘区,100余名具有医学背景的专业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聚在线上,开出“钱塘健康热线”暖心服务健康咨询平台,全天候为居家治疗的居民提供个人防疫,健康检测、居家用药指导和在线心理疏导等多种形式的医疗健康服务。像钱塘区一样,基层医疗工作者依托村社宣传栏、村社公众号、电子显示屏、防疫宣传册等,普及居家治疗、科学用药、情绪疏导等方面的常识,引导市民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党建联建,上下联动守望相助
“我需要布洛芬,可以用3个抗原换。”在“余药互助”平台上,杭州网友小朱的愿望及时得到了满足,小分队及时送上所需退烧药。在余杭区中泰街道,在暖心服务小分队的召集下,“邻里互助、药品共享”活动得到了小区居民的积极响应,镜鉴未来府小区短短一上午就有30余名小区居民加入共享药物队伍,提供酒精、口罩、药品等物资20余类。在滨江区的每个社区“防疫互助群”,因为新冠防治互动频繁,口罩、消毒水、药品和抗原等“紧俏物资”在楼道内就能完成共享。在杭州,“共享药箱”邻里守望互助行动广泛开展,依托各级党群服务阵地,投用146个“共享药箱”,使有限的药品资源发挥最大效应。
“部门联动、党建联建、邻里联享”,正在疫情防控一线转化为资源整合、配置、调度的新优势。在上城区湖滨街道,通过党建联建,浙江省中医院、浙江省国贸集团医药平台等辖区单位、“晴雨公益合伙人”等社会组织纳入暖心服务小分队,为老人发放健康大礼包、宣传健康知识。在西湖区,暖心服务工作联动机制启动后,区疫情防控办、区民政局、区卫健局等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落实专人负责沟通衔接,建立镇街、职能部门、包联部门联系群,及时协调解决重点人员的困难,在药品保供、物资分配等方面为暖心服务小分队提供支持。
“我们抓深抓细‘网格走亲、党群融心’暖心服务专项行动,旨在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优化医疗和生活物资等资源调配,不断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善治氛围。”杭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组织人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