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党建网 >>焦点新闻
【现代社区·争先创优】余杭区:以强社惠民“双社联营”模式推动社区集体经济发展
2023-01-10 来源:
分享到:

为破解城市社区集体经济发展难题,余杭区以“强社惠民”集成改革为契机,深度推进“社社联合、保优保供”工作,由区供销联社与闲林街道良睦社区、瓶窑镇里窑社区开展“双社联营”试点,有效提升城市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和服务群众综合能力。

“双社联营”模式是由区供销联社与社区合作开设“社区超市”,社区提供闲置房产作为“社区超市”经营场地,供销联社负责“社区超市”兜底经营管理,相关经营收益由供销联社和社区进行分成,增加社区集体经济收入。社区分成收益,根据各小区申报项目评审情况,用于微实事、微创投、微公益、微心愿等社区普惠性公共服务及居民公益事业支出。

区供销联社和闲林街道良睦社区确立“双社联营”合作意向,以“一小区一支部一驿站”的工作基础为依托,建立进超市、进小区、进家门的“三进”工作机制,举办首届“良睦好物节”,两百余名社区居民采办农产品,销售额达1万余元,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放心的产品、吃上绿色健康的食品。

强化支部作用,组织联系进超市。由小区支部书记负责联系超市的日常工作,经营情况列入小区支部每月通报内容,重大事项列入“三方办”议事内容。同时,通过党员“四联”工作,摸清居民需求清单,优化供销社供货清单,从而提高“社区超市”的供需匹配能力。

提升驿站功能,社区超市进小区。以现有的7个小区党服驿站为主要承载空间,结合每个小区的实际情况,通过在党服驿站增设“社区超市”或在已有超市增设“社区柜台”的方式,将服务网点铺设至小区,同时满足便民服务和保供稳价的需求。

培育自治力量,小区供给进家门。挖掘小区里的美食达人、爱心人士,组建“好物社团”,定期将“社区超市”里的货品推荐给小区居民。同时提升“好物社团”的作用,结合党员联户工作要求,提升对重点人群、“一老一小”的日常饮食的服务能力。

区供销联社牵手瓶窑镇里窑社区,探索“双社联营”合作新模式,结合社区自身资源禀赋,进一步丰富推进“强社惠民”集成改革有效手段,激发共同富裕新活力。

破除体制机制壁垒,实现实体运营。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筹建“杭州双社联营有限公司”,形成专业化、专门化、专职化管理实体。其中,注册资金社区占比60%、区供销联社占比40%,公司法人、董事长由社区书记担任,区供销联社外聘总经理1人负责公司日常经营。

打造活态文化空间,推动共建共享。灵活应用辖区“老旧空间多、商户多、居民多”的特点,量身定制“三老”战略。激活老空间,改造原夕阳红食堂,搭建农产品、传统小吃展销线下平台。利用蚕桑馆闲置场地,引入浙江自然造物民艺研究中心等打造社区“共富工坊”,提供就业岗位60余个。寻觅老底子,通过寻味老街,制作手工麻糍等传统美食并进行售卖,浓厚人间烟火气。用好老街坊,发挥熟人社会优势,组织动员“老街坊”参与到强社公司运营等项目中来,提升“老街坊”的积极性。

拓展消费业态场景,激发产业活力。打造“一店一厨一夜市”经营项目,注册“老街坊”品牌商标,激发产业活力。“一店”即开设“禹上田园 浙里珍好”保优保供店和瓶窑小吃“共富食坊”。“一厨”即将瓶窑供销大楼农事服务中心改造为“中央厨房”,提供线上餐饮预订及预制菜配送服务。“一夜市”即开展“花伞市集”等特色市集活动,发展“共富夜坊”,发展夜市经济。


供稿:余杭区委组织部

制作:党员教育中心

【来源:  作者:  编辑:董子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