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委组织部关于组建村社万支小分队开展暖心配送服务的要求,富阳区迅速响应,启动“双线联动·暖心十送”活动。线下,深化党建统领网格智治,以网格为单位组建起1070支服务小分队;线上,依托“民呼必应”应用场景,完善重点人员信息库。聚焦重点群体,明确“暖心十送”具体要求和责任主体,各类问题诉求小分队能解决的即时解决,不能即时解决的线上交办主管部门限时处理,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在关键时刻让群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及时送医疗送药物
“真的太感谢业主群里的好心邻居们了!昨晚我家孩子发烧,我在群内求助,马上就收到了退烧药和退烧贴,现在孩子已经退烧了。”12月20日,金钰府小区的业主章女士在业主群里发布了这样一条感谢。19日,她在群内发布求助信息,同楼栋的业主何女士立刻回应,将家里的退烧贴放到了社区的“药品共享点位”,供章女士取用。小区群成为了“药品流通站”,药品共享点位成为了小区“暖心驿站”,解决了不少居民的“燃眉之急”。
近日来,富春街道依托村社党群服务中心设立首批5个药品共享点,通过网格群、小区群等载体,形成“微信发声、网格牵线、居民互助”模式,将村社储备、居民捐赠的药品共享给有需求的家庭,给寒冬下的疫情注入了一针温暖的强心剂。
积极送物资送服务
疫情防控告知书、抗原检测试剂、爱心物资......12月20日一大早,东洲街道6名公望女管家志愿者们就开始处理“村社智治”平台“订单”,根据实际情况,做好防疫科普宣教和爱心物资派发,多方位关怀孤寡老人、残疾人士等特殊人群,多点发力让服务“暖心”又“贴心”。
东洲街道深化“双线联动·暖心十送”活动,第一时间捕捉紧急用药、抗原检测、物资补充等群众需求,发动党员干部、公望女管家等多元力量实行“一对一”结对,及时解决需求,确保群众需求“能呼就应、一呼百应”,全面提升“民意指数”。
主动送关心送温暖
“金阿姨,您最近身体怎么样啊?有什么需要可以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在洞桥镇大乐村,网格员周桂凤正在逐户上门走访联系网格内56户重点服务对象。随着疫情防控进入转段阶段,洞桥镇摸清辖区内3448名重点人员,以网格包片、党员联户的方式上门发放《疫情防控服务联系卡》,避免了重点人群因信息接收不及时、物资采购不方便等带来的恐慌情绪。针对重点人群,建立“网格党员一对一、每月走访不少于一次、困难问题第一时间落实”的三个一重点对象走访联系机制,做到经常性探视探望,及时掌握困难需求,为群众排忧解难,截至目前,共解决群众需求381件。
注重送政策送指导
“黄奶奶,做这个抗原之前,我们得先将手洗干净,然后拿出棉签……”银湖街道新联社区社工小章正在通过微信视频认真指导着老人如何使用抗原,耐心解答着她的疑问。20多分钟的视频通话下来,黄奶奶基本清楚了如何使用抗原,顺利完成了一次自我采样。为适应疫情防控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银湖街道第一时间发动村社组建暖心服务小分队,深入宣传疫情防控的最新政策要求,做好抗原自测方法、居家用药指南等科普宣教,耐心说服引导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应接尽接”。考虑到辖区老年群体多,对于抗原自测阅读使用说明不能准确理解的情况,专门安排了“红色管家”作为紧急服务联系人,点对点进行帮扶指导,确保老人关键时刻“找得到人、办得了事”。
注重送安全送保障
“大伯,身体好的呀?这两天起冻了,上次帮你们把门口的水管包好了,现在用水还顺的吧?”湖源乡杨家坞村第一网格长潘文华带着小分队逐户走访村内的留守老人,了解他们的健康和精神状况,及时解决生活困难。湖源乡辖区内60周岁以上老年人众多,乡党委深化党建统领网格智治工作,以网格为最小单元,持续做好“一老一小”服务工作,暖心服务小分队逐户“上门唠嗑”,宣传防疫措施等工作,让老年人对新冠疫情更了解、不心慌。同时,对老人水电气暖等设施设备、防寒保暖措施方面逐个了解,帮助排查隐患,解决问题。
供稿:富阳区委组织部
制作:党员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