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党建网 >>焦点新闻
让“新”力量成为美好生活守护者
2022-12-05 来源:
分享到:

图片

近些年来,杭州市沿着新就业群体“流动链条”探索开展党建工作,通过推广“五联五融”机制、优化关爱服务举措、提供各类培训等方式,引导新就业群体深度参与到城市基层治理中,不断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12月2日,《中国组织人事报》刊发《让“新”力量成为美好生活守护者》对此进行报道,全文如下:

图片

以钱江新城商圈为核心,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新就业群体与城市发展“双向奔赴”,激发出澎湃活力。

聚焦流动党员多、力量难聚集问题

“五联五融”筑堡垒

>>>组建互联网企业工委、快递行业党委和交通运输行业党委;推行“五联五融”机制;选派“一企两员”加强点对点指导。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们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指明方向,大家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向先进学习,向党组织靠拢!”近日,在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义蓬街道义隆社区的“暖‘新’驿站”里,比学氛围正浓。连日来,曹操出行等多家网约车企业党组织积极组织党员司机开展二十大精神学习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双线双亮”,设立“党员先锋岗”、组建网约车爱心车队,目前,270余辆爱心车结对服务80多位老人。

新就业群体整日奔波在路上,流动党员较多,如何精准掌握情况?杭州市切实发挥“管流动”的行业主管部门的牵头引领作用,通过组建互联网企业工委、快递行业党委和交通运输行业党委,理顺新就业群体党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推广“五联五融”机制,通过干部联系、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服务联促、考评联动,激励新就业群体融入区域党建圈、行业发展圈、社会治理圈、整体智治圈、共同富裕圈。

“五联五融”的实行,推动杭州市全域沿着“流动链条”凝聚力量、构筑堡垒。强化干部联系,建立属地领导干部分级联系新业态企业(站点)制度,镇街、村社、园区等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分别下沉联系1个新业态企业、分支机构或网(站)点,在全市推广滨江区的信息排查、分门别类、新建组织、有效纳管的“排分建管”四步工作法,摸清新就业群体党员底数,推动新业态企业建立党组织。强化组织联建,推动新业态企业(站点)党组织与镇街、产业平台“大工委”和村社、园区“大党委”联建,并选派党建指导员,依托企业和社区组织联建流动党员党支部108个。强化党员联管,引导新就业群体党员在服务地和公司线上线下亮明身份、参加活动,实现“报到全覆盖、管理全纳入”。强化服务联促,做好新就业群体综合服务站点建设,建成1800多个综合服务站点,设立1500余个网约车专用停车候客车位,打造“15分钟服务圈”。强化考评联动,把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纳入各级各单位党委(党组)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内容,建立流入地、流出地党组织信息互通制度。

对暂时无法成立党组织的,杭州市选派“一企两员”加强点对点指导,面向74家互联网、快递物流重点企业选派了92名领导干部或党建指导员、驻企服务员,并集中进行派前培训。实行“四个一”工作机制,领导干部每周联系1次、每月调研1次,“双员”每周对接1次、每月服务1次。加强党建带群建,通过成立工会、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加强帮扶指导,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服务保障。市总工会、市邮政管理局共同成立了市快递行业工会,为快递小哥找到“娘家”;上城区湖滨街道率先成立新就业形态联合工会,吸纳新就业群体职工入会。享道出行党支部书记诸葛承军说:“在‘娘家’,我能享受到基金帮扶、平安护航、职业培训等各类服务,让我对未来更有信心。”

图片

萧山区委两新工委统筹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工委、区妇联、区卫健局,共同开展快递小哥暖“新”巡回义诊活动。

图片

浙江菜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骑士团”党员志愿者主动结对凤联社区的孤寡老人、困难家庭,为他们提供贴心服务。

聚焦融入难度大、参与社会服务缺平台问题

主动关爱优政策

>>>实施“暖蜂八条”、新就业群体劳动权益保障相关意见、货车司机关心关爱“杭十条”等举措;线上线下提供关心关爱服务保障;搭建参与社会治理多元平台。

“平时社区对我们很关心,我们也要利用跑单时间帮着社区做点事,一起建好美丽家园。”最近,富阳区富春街道的外卖小哥章良杰十分热衷社区服务,加入了“青骑侠”党员志愿服务队。

由于劳动关系特殊、从业相对自主,部分新就业群体对城市的归属感不强,融入难度较大,针对这一问题,杭州市委两新工委牵头,会同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市交通运输局等职能部门,沿着“流动链条”实施“暖蜂八条”服务举措,用好综合服务站点,提供临时休息、饮水如厕、应急用药等生活服务,推进社保办理、投诉受理、纠纷调处等功能落地,激发他们参与基层治理动力。出台新就业群体劳动权益保障相关意见,加强新就业群体技术职称和人才评定,成立关心关爱专项基金和网约车从业人员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工伤保险计划等。出台货车司机关心关爱“杭十条”,提供餐食保障和免费核酸检测45万余次,核发全国统一通行证2万余张。

立体式、全方位的关心关爱服务保障体系,让越来越多的小哥感受到杭州温度。临平区临平街道把《党的二十大报告速览》口袋书送到辖区外卖小哥手中;上城区凯旋街道凯@家蓝领党群服务中心“尚小驿”设立“爱心补给站”“能量加油站”,推出二十大报告学习手账和答题二维码吸引小哥打卡;建德市精心绘制“小哥爱心地图”,将主城区28个服务驿站以及充电桩、健身点等公共服务设施标识在地图上,为小哥提供便利;钱塘区研发“先锋小哥”应用系统,上线智慧组织、社区有你、驿站导航和服务大厅等模块,打造小哥关心关爱和参与基层治理线上平台。

持续释放的善意,为不少新就业群体缓解了后顾之忧。一大批新就业群体积极回馈社会,快递小哥兼职社区网格员,外卖小哥被选聘为食品安全监督员、担任政策法规和文明创建宣传员等做法得到普遍推广,他们参与到社区巡防、反诈宣传、照料独居老人等志愿服务中,成为社区治理的“移动探头”。桐庐县依托“@快递小哥”应用场景,对接综治处置系统,实现“小哥吹哨、中心响应、部门处置”,已收集并解决各类问题420余个、处置率达91%。萧山区蜀山街道组建“快递蜀黍”队伍,174名常驻快递小哥兼职网格员,已协助破案3起,排查安全隐患30余处,推动解决社会治理事件130余起……一道靓丽的流动风景线在杭州市持续绘就。

图片

临安区党员志愿者为货车司机开展应急培训。

聚焦学习资源缺乏、成长空间不足等问题

培训赋能当先锋

>>>推广“小哥学院”经验,量身定制本专科学历教育和各类职业技能免费培训;加大各类推优表彰和党员发展工作;建立新就业群体社会服务积分兑换制度。

在西湖区今年新成立的“小哥学院”,在院学习的首批32名小哥中,已有8位小哥提交了入党申请,2人已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终于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弥补了一直以来的遗憾。”跨进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外卖小哥李金威既兴奋又感慨。

经过市区两级联动调研发现,西湖区72.05%的新就业群体学历低于大专,68.69%的新就业群体有“接受教育培训提升能力”的需求,大部分新就业群体希望得到社会认同,能够加入优秀社团、先进组织。

聚焦新就业群体生存压力大、学习成本高和学习时间碎片化等现实问题,杭州市沿着“流动链条”建好“赋能链条”,在全市推广“小哥学院”经验,为小哥量身定制体系化、多元化的本专科学历教育和各类职业技能免费培训,拓宽小哥发展通道。以“小哥学院”为中心,与35家新业态头部企业开展新就业群体党建联建,联合制定学历奖励、职业晋升、城市落户等多项就学激励政策。开设成人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等线上线下学历教育课程,开展网络营销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等6类职业技能培训。“小哥学院”还成立党支部,单设党员发展指标,在政治学习和党性锻炼中加强对小哥的思想引领和组织凝聚。

在杭州,为新就业群体赋能的平台不止于此。临安区投用杭州市首个区级货车司机综合服务中心,集餐饮、宣教、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目前全区已有300余名货车司机参加了应急救护等培训。在滨江区,“曹操家园”聚焦员工成长、慰问帮扶、意见交流等6个方面,开设1星—5星车队长分类系列课程、设立司机关爱基金、开展《院长面对面》直播4800余场,超过23万人次新就业群体参与其中。在淳安县,蓝马直播小镇建立产业党支部,用好党群服务驿站,打造直播服务中心,开展各类培训67班次,培育农村主播2000余人。

如何持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生存压力普遍较大、工作节奏普遍较快的新就业群体持续参与治理?杭州市沿着“流动链条”常态捕捉新就业群体的“闪光人物”“高光时刻”,适时加大各类推优表彰和党员发展工作。目前,1名小哥获评全市D类人才、享受100万元人才购房补贴,1名小哥获评“杭州市担当作为好支书”、2名小哥获评“杭州市新时代好党员”,3名小哥分别获评“全国技术能手”“市五一劳动奖章”“杭州工匠”,20名小哥获评“最美快递员”、20名网约车司机获评“最美驶者”。在回馈社会、帮助身边人的同时,不少小哥产生了加入党组织的意愿。去年下半年以来,杭州市累计有133名小哥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各地还积极探索建立新就业群体社会服务积分兑换制度,探索将社会服务积分体系与新就业群体在企业、社会中的信用体系挂钩,激发他们投身社会服务和社区公益的积极性。在余杭区正北货运市场,货车司机党组织设立“正北礼遇”积分奖励机制,货车司机参与志愿服务均可获得积分,凭积分兑换免费停车券、优惠券等。在拱墅区新人公寓,28名流动党员小哥带动一批关心小区事务的快递员组建全国首个“小哥治家会”,形成“小区党组织—小哥治家会—物业管理站”三方协同治理新架构,办好了投用专属幼儿园、充电桩加装等一批小哥关心事。

“新就业群体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共享者,更是参与者,我们推出新就业群体关爱、凝聚系列‘组合拳’,优化‘五联五融’机制,就是要持续发挥新就业群体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引领新就业群体健康发展、充分融入基层治理,形成‘双向奔赴’的良性互动新局面。”杭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来源:  作者:  编辑:董子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