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杭州市上城区丁兰街道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扎实推进党建统领融合聚力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为建设“生态宜居幸福样板街区”作出贡献。
聚焦争星晋位 ,
以红色引擎激发内生动能
筑牢红色底座。将压实党建责任作为“争星晋位、全域建强”提升执行力的关键一招,对标“七张问题清单”及“八大行动”,积极开展“月评季查年考核”,推动基层组织不断建强。区管干部带队,逐村逐社开展“争星晋位、全域建强”工作调研,对村社党建及重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督查核实,全面起底研判、整顿提升,推动党建工作与其它各项工作深度融合、一体推进。
锻造红色队伍。依托“钉子营”培训、志愿服务等机制,推动党员干部一线锤炼。构建“小区综合党委+业委会+物业+网格”四级协同工作模式,打造“长睦湾”“共治品管圈”等民生议事品牌,有力推动全域加梯、小区提升等重点民生工程。在应对疫情中,强化精密智控,坚决“把影响降到最小”,实现风险最快速出清,获评省第二轮疫情防控执行力指数评价优秀街镇。
强化红色体系。强化工作联动,组织条线会同民政、综治、城建等相关科室,推动共性及个性问题整改销号,助力全域建强。举办“红岭论坛”基层治理研讨会,围绕争星晋位、后进整转、城郊结合部整治,逐步完善问题发现、跟踪监督、销号管理工作闭环,优化网格智治架构、社工管理体系、比学赶超机制等举措,充分激发基层干事创业、争先创优良好环境。
聚焦惠民便民,
以改革闯关推动服务提升
建设“幸福邻里坊”。聚焦“一老一小”和困难群众,构建一体化立体式的“为老护小帮困”服务体系。在绿园弄邻里中心5000余方空间内,一站式集成党群、政务、生活等十大类功能,建成惠及周边4万群众的共富综合体。延伸党建服务覆盖面,完善皋城村“初心堂”、蕙兰社区“约蕙邻里”等25处党群服务驿站、邻里坊的建设,做强服务群众基本功能。
推进“共富工坊”。在白马庄社区建设巧大姐共富工坊,通过“社区搭台、企业发包、工坊承揽、居家生产”的模式,引导社区失业妇女集中从事手工作业,为服装公司提供绣花、剪线、毛边等来料加工业务,实现辖区妇女就业增收,累计为辖区300余名妇女实现就业增收,创造经济效益400多万。在沿山村探索对接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通过“共富工坊”为沿山茶叶经济开辟另一片生机。
开展“网格走亲”。充实“1+3+N”网格力量,开展“网格走亲、党群融心”大走访,联动区街社1228名网格力量组成504个走访小组,对全域173个网格实行全覆盖大走访,进一步起底社情民意,排除风险隐患,代办困难诉求。建立“红色议事厅”等议事机制,制定问题、任务和责任“三张清单”,通过社区调度、多方联动,携手推进问题销号,实现闭环管理。
聚焦整体智治,
以绿色发展推动融合聚力
绘制青山绿水。聚焦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依托党建联建,“丁兰大姐护河队”“民间河长”等公益组织、党员志愿者,在垃圾分类、环境整治、五水共治、绿道建设等方面协力构建“生态同心圈”,实现全域美丽空间管控,目前全域绿道长度达16.5公里,有关环境投诉量下降36.8%,丁兰成为了人们口中的“诗和远方”。
建设共富示范。积极探索“未来乡村”建设,在凝心聚力、村规民约、乡村文化、智慧治理、党建联建等方面持续发力,全面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建设“云上皋城”治理平台,精准破题移风易俗、村容管理等乡村治理难题,激发农村发展活力。面对疫情,农家乐营收逆势增长15%。
促进协同治理。针对网格力量单一、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打破网格、条线工作壁垒,通过多元力量下沉、事项关口前移,将治理服务资源精准滴灌到最前沿。持续深化“1+3+5+N”党建联建机制,整合“内在、同在、外在”共建资源,形成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共同推动疫情防控、基层治理、民生破难等共建项目落地生根,“临上兰星”跨区毗邻党建入选市党建联建典型案例。
供稿:上城区委组织部
制作:党员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