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党建网 >>焦点新闻
【现代社区·争先创优】杭州市党建统领助跑共富暨强村富民集成改革推进会交流材料(第二期)
2022-10-17 来源:
分享到:

10月13日,杭州市党建统领助跑共富暨强村富民集成改革推进会召开,聚焦强化党建统领、缩小三大差距、助跑共富先行,研究部署下一阶段我市强村富民集成改革和党建联建相关工作。会上,富阳区、临安区、建德市、市商旅集团等4家单位围绕不同主题介绍了相关经验和做法。现将建德市、市商旅集团的交流发言材料予以刊发,供学习借鉴。

“共富工坊”链上建

党建领富实里走

中共建德市委组织部

建德市始终强化党建统领力,上下贯通抓落实,创新载体强落地,全力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共富工坊。截至目前,在建和已建成的共富工坊58家,吸纳农村就业人口4206人,其中低收入农户771人,1-8月全市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28%。

一、坚持党建统领,上下协同抓共富工坊。把“链组党建”作为创新载体,党建统领、聚焦产业、组团发展,首批打造26个示范链组项目,推动村社、部门、企业、科研院所等510余家上链,对标重点建设区要求,出台实施意见,全力提速升级。强化比拼合力推动,建立项目评审、现场督导、进度通报、互学互比等制度,召开乡镇党委书记链组项目季度述职会、村社书记“党建领富”“百万夺标”双月擂台赛,树立大抓工坊、培育共富支撑点的鲜明导向。整合资源集中打造,协调发改、农业农村、财政等部门,制定扶持政策清单,加大资金奖补,牵引低收入农户奔共富。全覆盖选派党员“坊长”,组建22个工坊党小组,引导企业、农创客等多元主体参与,助力工坊建设。

二、聚焦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建共富工坊。在乡村产业链上建工坊。打造草莓“标准地”模式,政府主导、国企主建、镇村主管、主体主营,新建草莓“标准地”3760亩,可为村集体增收2000万元,增加就业岗位1000人以上。加大“复制”推广,莲子工坊、桔子工坊等“农田工坊”全速推进,农机服务中心、农创客中心全面做优。在村企服务链上建工坊。紧盯龙头企业和园区配套服务,建立后端配套工坊10个,推进新安江街道与农夫山泉共建货车之家、仓储基地,预计增加就业岗位100余个,村社增收140万元以上。在美丽价值链上建工坊。围绕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出梅城镇千鹤村“鹤彩乐园”、寿昌镇“909工坊”等“网红工坊”,实现周边百户群众增收、村集体百万增效的“双百”收益。

三、注重提质增效,创新赋能强共富工坊。内培外引人才提升牵引力。将职业经理人、建德师傅、农创客等工坊运营主体纳入人才工作体系,举办相关技能培训、赛会活动99场,引育农创客1780名,新培育建德师傅2000余名,积极探索“建德师傅带农富”的工坊模式。强化利益联结提升驱动力。新成立强村公司22个,积极探索紧密共享型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党组织在利益分配,尤其是保障农民利益中的主导权。突出数字赋能提升续航力。在“建村钉”上开发“链组党建”“共富工坊”等应用场景,强化日常监测管理,确保共富工坊有序发展。大力推进首批创建示范项目,晾进度、比星级,加快场景落地,提升实质实效。

坚持“三路并进” 做实“三百帮促”

努力探索国企助力共富路

杭州市商贸旅游集团

市商旅集团坚持党建统领、发挥集团优势,以“百社百企结百村帮促活动”为抓手深化“联乡结村”,以产业帮扶、消费帮扶、就业帮扶“三路并进”,走出一条具有商旅特色的国企助力乡村共富路,获得“杭州市消薄增收特别贡献奖”等荣誉。

一、做强党建联建,凝聚帮扶资源力量。开展“商旅直通车共富行”,推动31家系统企业与淳安县31个行政村开展党组织结对共建,帮助解决产品滞销等问题20余个。推行领导领办、定期沟通、专题会商、调研对接、精准落地等党建联建“五项机制”,累计走访调研226次、慰问困难群众1188户,向杭州西部五个区县(市)捐赠帮扶资金1500余万元。投资700万元在下姜村打造当地第一家精品民宿,带动全村开办民宿36家,串联周边红色场景,形成“听党课、走红路,吃农菜、住民宿”的乡村旅游新风尚。

图片

二、做活产业帮扶,增强乡村造血功能。投资1.5亿元打造桐庐县合村乡全域旅游项目,推出竹溪乐园、户外滑雪、星空露营等特色场景,年吸引游客50万人次,获评“2021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帮助建德航头镇航川村整体规划旅游产业发展,重点培育乡村观光游与农业体验游相融合的乡村旅游产业,预计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30万元增收。投资1亿元在临安区河桥镇建设国内首个国漫数字化景区,获评首届杭州市民日最具品质体验点等荣誉,2021年帮助村集体和村民增收358万元。

图片

三、做优消费帮扶,促进产销精准对接。依托集团丰富的商超资源,在全省联华门店搭建“31590”三级销售帮扶平台,即3家消费帮扶馆、15个消费帮扶专柜、90家销售门店,累计助销农特产品13.2万吨。在“i商旅通”“联华鲸选”APP上设立农产品消费帮扶专区,拓展网红直播、社群电商等新零售方式,帮助农特产品做优推广、打开市场。会同帮扶地区探索“基地+农户+品牌”新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在淳安县临岐镇建立蔬菜直采基地,定向种植11个蔬菜品种,年销售额390余万元。

图片

四、做实就业帮扶,推动农民稳定增收。积极提供本地就业。以集团投建的乡村文旅项目为载体,打造农旅融合式“共富工坊”,先后组织2次临岐镇专场招聘会,累计释放岗位1000余个,解决本地用工350人。大力引导村民创业。以乡村文旅项目带动当地民宿业发展和农产品销售,帮助所在地后溪村建立“薪金+租金+股金”村企共建新模式,直接经济收入3000余万元、间接餐饮住宿收入8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翻了1.7倍。

图片


供稿:组织处

制作:党员教育中心

【来源:  作者:  编辑:董子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