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司现在业务转型与扩张,有融资方面需求,希望得到街道的帮扶。”杭州悉尔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仓前街道经济体服务系统”把需求“一键直达”至街道。助企服务员陈彦伊得知后第一时间带领“投资金融之窗”的上海信隆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往帮扶,在详细了解该公司情况后,给该公司制定了融资计划,并安排了融资路演。
“仓前街道经济体服务系统”有三个端口:企业端、园区端和街道端。企业端可以看见近几年企业的专利数、营收等数据分析。企业可更清晰把控自身的发展情况,如企业融资、知识产权服务及场地需求等,同时也可通过系统寻求各类帮助;园区端可以掌握园区产业发展态势,利用园区存量空间信息精准招商引资,实现更多优质项目的招引入驻,并且针对园区产业集聚、优质企业、运营绩效等服务制定评价考核体系,以评促优,促进园区高质量发展;街道端,则是通盘整个辖区企业或者是园区的经济数据,实现经济指标动态分析如增加值态势、闲置空间变化、风险提示预警等。截至目前,“仓前街道经济体服务系统”已实现22000家企业信息实时更新。同时,借数字化改革的东风,街道撬开辖区企业智慧服务和监督平台建设,输出“配套自建型、收购建设型、留地置换型、投入发展型、项目兴业型、资产置换型”六方面经济监督模式,督促落后区块经济发展由“输血”向“造血”转变。数字化平台能够让街道对于辖区企业“一屏掌握”,但良好的产业集聚效应,还需依托优质的企业服务生态。为此,仓前街道线下还创新了“一门多窗”共赢模式(“一门”即经济体一门受理,“多窗”则为多个专业服务门类),如由人力资源公司组成“人才人力之窗”,解决企业人才招引、人才申报等相关问题,由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组成“财务法务之窗”,解决企业财务法务相关问题,由银行、投行等机构组成“投资金融之窗”,解决企业融资等相关问题,由专利事务所组成“品牌产权之窗”,解决企业知识产权、专利申报相关问题等。由助企服务员会同“一门多窗”专业人员走楼访企,面对面收集企业需求,为企业赋能增效。
自亲清助企工作开展以来,共走访了近300余家实际办公企业,解决企业各类问题260余件,重点问题集中办公了2次。同时,根据走访收集的共性问题,举行国高雏鹰预申报、知识产权、财法税等5场专题惠企活动,精准地服务了企业需求。
供稿:余杭区委组织部
制作:党员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