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兴则国家兴。近年来,临安区以党建为统领,积极构建“党建+”工作模式,努力把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目标落到实处,村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起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临安村民们的新生活新盼头。
“希望茶叶的销量越来越好,大家的收入也越来越高。”
——临安区湍口镇桐坑村村民
湍口镇依托“泉心汇”党建联盟,把桐坑有机茶作为“一村一业”的主导产业来抓,以“党支部+农户”发展模式,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缺技术、缺资金、缺销路等难题,努力把这一片片绿叶子变成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金叶子”。
“希望养殖场事事顺利,今年能多挣10万块钱。”
——葛娥红 临安区河桥镇养殖场主
近年来,河桥镇充分发挥党建联合体作用,以“党建+产业”模式建强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做强养殖业、种植业等各项产业。自大庆禽业养殖场投入生产以来,已辐射带动周边小型养殖场10余家,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
“希望天气好一点,风调雨顺,这样大米的品质会更好。”
——包洪军 临安区板桥镇秋口村种粮大户
板桥镇采取“支部引领、联盟助力、党员带动、农户参与”的方式,充分发挥党组织、党员作用,以“党建+营销”模式,带领农户打造秋口大米等一批农特产品品牌,走出一条壮大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希望今年大丰收,小香薯能多装几卡车。”
——张银芳 临安区於潜镇光明村种植户
於潜镇建立“星创党建联盟”,打造“党建+育人”模式,以《耕织图》文化为核心,通过多层次的教育培训,让新农人和农创客不断成长起来。同时紧紧围绕村集体经济发展目标,依托优势资源,发展小香薯特色产业,如今小香薯正成为农民致富的“金果果”。
“希望生意越来越好,靠自己的勤劳过上更好的生活。”
——褚孝立 玲珑街道化龙村农场主
玲珑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建立“村干部+小组长+党员”包保机制,与新农人联合打造“一分良耕”农旅品牌,建设农旅结合景观式共享菜园,推动100余户农户参股入股,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
“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多挣点钱,好好孝敬父母。”
——陈雨霞 临安区清凉峰镇新农人
清凉峰镇出台区级首个镇级层面支持青年创业助力振兴的实施意见,建立“清创客”党支部,通过“党建+服务”模式,整合资源要素,吸引110位新农人回乡创业,目前已落户培育杭州临安绿然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主体11家。
让每一位村民的日子更加红火,临安一直在奋斗的路上。
供稿:临安区委组织部
制作:党员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