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之道,富民为始。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共同富裕示范区怎么建?干部该怎么干?面对这一全新时代课题,杭州市从量大面广的基层干部着手,完善干部教育培训机制,打造接地气培训体系,推出菜单化赋能课程,形成比拼式提升模式,提升推动共同富裕新能力,扛起时代担当,交出高分答卷。
“听了下姜村打造乡村振兴联合体的经验分享后,我茅塞顿开,找到了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浙江杭州市淳安县鸠坑乡干部王风雷去年参加完推动共同富裕能力提升培训后,通过与外地茶企的战略合作,开发了千岛湖茯茶,仅今年年初首批青叶收购,就让当地茶农户均增收近5000元。
面对共同富裕先行先试这个大课题,去年以来,杭州市委组织部坚持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以实施新时代基层干部推动共同富裕主题培训行动计划为抓手,着力提高广大基层干部的能力素养,切实夯实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基层基础。
“现场+理论”
打造接地气培训体系
“翠苑一区打造‘10分钟’为民服务圈的做法,为大家提供了社区资源有限与群众需求多元之间矛盾的破解之道。”西湖区灵隐街道干部段园园参加翠苑一区现场教学基地实训后,深受启发,牵头辖区内12家重点单位党委组建黄龙红色联盟,推动辖区资源整合,积极回应群众需求。
西湖区翠苑街道翠苑一区围绕“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呼、我有所为”标准,先后挖掘创智基地、文化家园、老年食堂等7个现场教学点位,精心打造“民呼我为、基层善治”干部实地培训精品基地。
为了让基层干部更好认识、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实质,杭州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政策下倾,从平台、课程、师资等多方面优化培训体系。注重挖掘本地“理论富矿”“精神富矿”,打造了“理论+现场”的课程体系。利用兴村治社名师、专家型领导干部、基层党校教师等资源,组建“专业+乡土”师资库。运用互联网、新媒体等手段,在西湖先锋APP、干部学习新干线网站等平台上传富有“杭州味”的精品课程,丰富“线上+线下”培训资源。
“共性+个性
推出菜单化赋能课程”
未来已来。杭州抢抓数字化改革机遇,大力推进“未来社区”“数智乡村”建设,对基层干部“运用数字化手段推动基层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这一趋势,在“城市大脑”教学点,通过展示数字治堵、数字治城、数字治疫等场景运用,进一步提升基层干部利用数字化理念、方法、手段开展工作的能力水平。
杭州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立足全市基层干部队伍实际需求,采取“共性+个性”相结合的方式,推出“赋能大菜单”。在共性必学课程里,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课、主课、必修课,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基层治理、数字化改革等内容作为培训重点。针对不同群体,推出个性化“课程菜单”。比如,面向乡镇干部,重点开展产业发展、农村改革、乡村治理、农村党建等方面培训;面向街道干部,重点开展社会治理、基层协商、风险防控、应急处突等方面培训。
“加快提升基层干部推动共同富裕新能力,应当让更多优质资源进课堂、进教材,传授更多契合基层干部需求的鲜活案例。”桐庐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李芸谈到。该校组建“共同富裕讲师团”,推出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于一体的主干课程,举办共同富裕主题培训班70余期,培训干部4200余人次。
“练兵+破难”
形成比拼式提升模式
“我们全力推进党建引领瓜山未来社区共同富裕基本单元建设,打造上塘古运河4A级风景区建设,正朝着共同富裕宜居目标持续发力。”拱墅区年轻干部培训班上,来自上塘街道的学员郑婷婷通过自制短视频展示自己的实战比拼成果。
在练兵中破难,在破难中提升。像拱墅区一样,杭州各区县(市)把培训课堂搬到推动共同富裕第一线,搭建三级书记交流会、“百名书记破百难”等“领雁擂台”,开展实战比拼,持续激励基层干部争先创优。
临平区探索干部培训“主体班次建在一线”模式,通过“专题研修+实践破难”,将培训班办到疫情防控、共富示范、服务企业等重点任务中,累计办班28批次,实现一线赛马练兵、一线考察识别。
西湖区优秀年轻干部综合素养提升专题培训班引入行动培训理念,专门安排9场专题授课和3个现场教学点,组织优秀年轻干部围绕“共同富裕”等主题开展专题调研,现场晾晒比拼调研成果、分享破难新招。学员宋学莹表示:“这样的充电很管用,结合自身岗位厘清工作思路,回到岗位上就知道怎么干了。”
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
制作:党员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