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党建网 >>焦点新闻
【争星晋位、全域建强】全市基层党建工作会议交流材料(第一期)
2022-05-23 来源:
分享到:

编者按

近日,全市基层党建工作会议暨“争星晋位、全域建强”推进会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省基层党建工作会议、全省城乡社区工作会议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按照深入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的要求,高质量部署推进“争星晋位、全域建强”行动。会上,西湖区委、淳安县枫树岭镇党委、上城区小营街道小营巷社区党委、余杭区径山镇小古城村党委、传化集团党委等5家单位围绕不同主题介绍了相关经验和做法。现将西湖区委、传化集团党委的交流发言材料予以刊发,供学习借鉴。

强化党建统领 做实“民呼我为”

高水平打造幸福家园共同体

► 中共杭州市西湖区委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先后3次到翠苑一区调研指导,作出“民呼我为”等系列重要指示。这些年来,西湖区始终牢记、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持续擦亮“民呼我为”党建品牌,以群众诉求为驱动,大力推进幸福家园共同体建设,市对区综合考评取得六连优。主要做法是:

赓续红色根脉,创优体制机制

打造“一呼百应”的坚强堡垒

图片

提高站位强引领,区委从严履行抓党建主体责任,常委会将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区四套班子常态化包镇走村、包街联社。持续深挖“红色根脉”新内涵,区委常委会定期赴翠苑一区重温嘱托,成立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的翠苑一区未来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组建“呼应为”理论课题组。

健全体系强基础,纵向织密区-街-社-小区(网格)-楼栋五级组织体系,建强社区党组织集中统一领导、指令层层传导的主体架构;横向全域推广社区“大党委”,创新推行“九长”共治,构建一呼百应、平战结合的基层组织体系。

完善机制强实战,健全争先创优机制,每季开展街社两级书记专题考赛,狠抓基层执行力指数。完善平战转换机制,将1100余名网格“一长三员”、1.6万余名党员骨干融入全区585个网格,全力创建“无疫单元”。

牢记为民嘱托,创新民生服务

打造“有呼必为”的幸福品牌

图片

打造综合集成的服务阵地,整合拓展邻里公共服务空间,建成20个“幸福西湖民生综合体”,提供老年食堂、成长驿站等“7+X”全生命周期民生服务,延伸建设小区党群微驿站,惠及居民110余万人。

形成条块联动的工作格局,深化“双千”服务理念,集中教育、医疗等24个条线财力资源,推动150余个区级机关党支部与民生综合体联建共建,8000余名机关党员常态下沉一线。

凝聚各方参与的共建合力,释放翠苑一区“呼应为”党群服务联盟样板效应,打造112个党建联盟矩阵,校地共建“茶香红盟”助力茶农增收,首创“小哥学院”带动新就业群体共富,批量引入社会组织优质公益创投项目,实现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共建共享。

聚力党建统领,创建整体智治

打造“闻呼而动”的治理体系

图片

以“七张问题清单”为牵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前哨”“探头”作用,制定完善“1+7”总分工作机制,统筹抓好问题发布、整改和监督落实,“七张问题清单”场景管控力指数位列全市第一。

以“基层治理系统建设”为抓手,打造区级指挥中心,建强网格管理、矛盾调处、综合执法三支队伍,创新智慧消防“三件套”、“云舍”人口数据平台、“抗原试剂检测服务平台”等特色应用,助力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

以“民呼我为·西湖码”为突破,基于“141”体系创新打造“民呼我为·西湖码”综合应用,实现“群众呼得更方便、党委政府应得更快速、党员干部为得更扎实”,获评2021年度全省改革突破银奖。

“融合式”党建聚力

为企业发展赋能

► 传化集团党委

传化集团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家智能制造、物流科技、产业新城等协同发展的实业企业。近年来,集团党委坚定不移贯彻总书记批示精神,突出“目标一致、组织一体、工作协同”,推行“融合式”党建模式,“党建强、发展强”成效越来越显,近5年复合增长率达30%。

党的组织体系与企业治理构架深度融合

保证企业正确发展方向

图片

党的建设有机融入企业制度体系。 “党委书记进董事会”写入传化章程,建立重大事项征求党委意见、管理层拟任人选由党委考察等制度,9名董事会成员中有5名党员、管理层党员比例超过33%。

组织覆盖有机融入企业产业发展。适应产业向全国发展,对22个省外产业基地党建实行“总部+属地”双重管理。推动组织网和货运链契合,启动公路港“红色网格”机制,服务疫情下600余家企业物资运输。

党建考核有机融入企业绩效考核。每年开展党建与业务“双述职”,党群组织服务情况在绩效考核中占比达5%。

党组织作用发挥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助力企业创新转型

图片

举办“战略务虚会”凝聚发展共识。连续4年由党委牵头,集中3天组织核心管理层深入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凝聚共识、明确方向。

建立“党建红盟”汇聚资源要素。通过“党建+项目”,与120家单位党组织开展“党建牵手行动”,达成战略合作项目200余个。

组建“战疫突击队”服务保通稳产。组建44支党群战疫突击队,486名党员奋战保通稳产一线,确保13000名员工“零感染”。

党员人才工程与企业人才培养计划深度融合,

厚植企业发展支撑力量

图片

助企招才引智。支持并推动企业在上海等地建立研发中心,累计帮助引进领军人才1名、高层次人才75名、其他专业人才1190名。

开展“双向历练”。推动经营与党群岗位轮岗交流,管理层中有党群岗位经历的占90%以上。

实施“青春合伙人”计划。针对年轻职工占比高的实际,帮助他们职业生涯规划,引导 “合伙”共走创业路。

企业先进文化建设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深度融合,

帮助企业聚人心共发展

图片

“一访三问”擦亮和谐劳动关系品牌。建立党群责任区200个,年均走访职工超5000人次。建立“职工在线”听取意见建议,近年来离职率低于10%。

 “贴心守护”当好货运司机暖心人。牵头发起“守护卡车司机”行动,为沪昆高速服务区的货运司机送上4000份大礼包,开放421处公路港安心驿站提供贴心服务。

 “家国情怀”展现企业硬核担当。引导企业投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每年投入近亿元,援建1037所“安心卫生室”,董事长徐冠巨获“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集团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供稿:组织处

制作:党员教育中心

【来源:  作者:  编辑:董子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