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全市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暨第一次工作例会召开。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精神,研究部署今年基层党建重点任务,项目化推进30项重点工作。会上,拱墅区委组织部、西湖区委组织部、余杭区委组织部、临平区委组织部、富阳区委组织部、临安区委组织部、桐庐县委组织部、建德市委组织部8家单位围绕不同主题介绍了相关做法和经验。现将桐庐县委组织部、建德市委组织部作为第四期交流材料刊发,供学习。
万名党员进党校 凝心聚力强党性
桐庐县委组织部
桐庐县聚焦深入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久久为功做深做实党员教育工作,高质量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合格、执纪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的党员队伍,中组部、省委组织部相继调研桐庐党员教育工作。
做优内容,全方位立体铸魂
一是量身定制“标准餐”。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集中轮训、专题培训等载体必学内容,开设习近平总书记对桐庐工作“十六字”重要指示精神专题课。二是重点打造“桐庐菜”。系统梳理挖掘桐庐红色资源,总结和弘扬“南堡精神”“严如湛精神”“梅蓉精神”“快递精神”,发布桐庐红色精神谱系、10条红色教育路线、8条红色研学路线、28个党史学习教育基地、6场大型桐庐党史展陈活动。三是创新推出“自助餐”。既安排时间让党员就想要进一步了解的内容进行问询,结合自身需求“自助点菜”,又通过分组交流,从学员中选出优秀的“田秀才”“土专家”分享心得体会、推广经验做法。
做精体系,全场景分类教学
一是集中培训,让党员进党校。2019年以来,持续打造“万名党员进党校”集中轮训品牌,每期200名左右,每年10期左右,用5年时间让村社普通党员都能到县委党校培训1次。二是送学上门,让党课在身边。连续14年,从未间断开展“家乡书记送党课”,为“三通一达”总部党员送上来自家乡的“红色包裹”。近两年,依托快递网点建立一批流动党员先锋驿站,解决在外流动党员学习教育问题。三是新村夜话,让理论到一线。在农家庭院、文化礼堂等老百姓家门口开展“夜话”,帮助广大农民学理论、用理论,截至目前,已开展“新村夜话”宣讲活动3638场次,受众155128人次,收集群众民生需求意见建议7913件,办理问题7265件。
做强保障,全要素集成支撑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在县委统一领导下,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县纪委县监委、县委宣传部、县委老干部局、县党史研究室、县委党校等为成员单位,负责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安排部署、指导协调、督促检查。二是压实监督指导。党员教育工作纳入组织化过程管理中,结合基层党建互看互学互比活动,及时掌握了解各单位党员教育培训情况,加强指导和监督,严肃工作纪律,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教育培训表面化、程式化、庸俗化,防止学用脱节、空洞说教。三是合理配置资源。阵地、教材、经费等方面全部按照上级统一部署,高标准落实到位。比如,机关党员教育活动经费,2021年开始县委专门将标准从500元提高到800元,并对离退休党员这块也进行了全面保障,每年增加财政支出300余万元。
深入实施“标杆50·进位百佳”创建
扎实推动基层组织整体创优
建德市委组织部
建德扎实开展“标杆50·进位百佳”创建,一个载体抓三年,通过一个个点全员分步创、一轮轮全域现场赛、一级带一级全程盯牢干,共创成“标杆50”党组织58个,“进位百佳”党组织95个,基层党建厚实度、美誉度、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坚持一张图压茬抓,党建示范由“几个点”到“全域红”
长规划、短计划,全域分批创。发布“双全”行动三年规划图,点、线、面、枢纽、片区一体布局,每年年初制定年度创建计划,三轮互看互学互比分批次滚动作业,累计277个村社、两新组织参与创建。树标杆、争进位,全员分步创。坚持分类施策,让基础好的创标杆,底子薄的争进位,既选树“全优生”,又培育“特长生”。坚持宁缺毋滥,创建淘汰率始终保持在40%以上。坚持以“创”促变,12个“进位”单位实现向“标杆”进阶,2个单位创后滑坡被摘牌警示。硬考核、软激励,全力集中创。用好考核指挥棒,加大分值、拉开分数。每轮创成单位由市委领导亲自授牌,年度优胜给乡镇党委书记颁旗。用小补助撬动大投入,三年下拨“标杆进位”补助资金99.7万元,对18个偏远村下达专项补助330万元。
坚持高标准全面抓,党建引领由“载体活”到“整体硬”
场景上“有东西看”。根据中心任务优化创建标准,从早期“看变化、比硬件、听做法”升级到6项20条。配套出台“6+X”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标准等操作指引,提升整体规范化水平。内涵上“有东西学”。每轮验收后及时总结,推动点上经验面上开花。桂花经验、“戴农富”模式等一批好做法全面推广,“千鹤妇女精神”等红色根脉重现荣光,基层党建品牌意识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治理上“经得起查”。重抓基础工作,采取编印读本、夜学夜考等方式增强制度执行刚性。出台党建领治“十村十治”文件,迭代推出“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2.0版,上线“村事云管家”系统,抓党建、强发展、优治理有机融合。效果上“获得感强”。把建强支部、服务群众贯穿始终,村社企党群服务中心普遍改造升级,新增小区党群驿站48个,培育党员志愿服务队1850余支。
坚持公开比现场抓,党建创优由“推着走”到“争着干”
市级比拼看现场。办好基层党建例会、村社擂台赛。坚持现场比拼打分,以实绩服众。每轮组织培训,讲清创建标准,提供示范案例,确保靶向发力。乡镇党委全力抓。党委书记直插一线,全力把“责任田”抓成“示范田”。组织委员一手抓党建,一手抓项目,作风得到锤炼,能力更加全面。基层书记争先创。创建带来的投入和变化,树立起鲜明导向,村社企之间你追我赶,“我要创建、大抓创建、比拼创建”蔚然成风。成立“标杆50”书记兴村治社团,分片每月活动、全团每季交流,达到互学互促效果。
供稿:组织处
制作:党员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