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临平区确诊阳性病例1例,全区第一时间启动快响机制,迅速切换至战时状态,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一办十一组”牵头单位迅速部署落实快响应、快检测、快流调、快管控等措施,及时划定“三区”,全面落实精密管控措施。迅速抽调区人社局、区民政局、区规资分局、区法院等7家单位100名机关在职结对党员下沉协助抗疫。
“第一批扫码人员已经安排到位,正在前往管控区。”“这里有四位村社志愿者需要被安排至管控区7组执行任务……”见到金玲虹时,她正坐在朝阳村疫情指挥中心门口的轮椅上,架着打了石膏的腿架,不停地打着电话。金玲虹是朝阳村疫情防控工作的负责人,一个多月前,她不小心踩空摔伤导致踝骨骨折,但她一直带伤坚持工作。“村里的疫情防控一直是我在对接的,这块工作我最熟悉,作为一名党员和社区工作者,这个时候我必须要上。” 期间,村里同事拿来了一瓶水,想让打了许久电话的金玲虹润润嗓子,可她却拒绝了。“我不敢喝水,我怕上厕所。”金玲虹说自己行动不便,少喝点水可以多干点事。脚疼了她就眯会眼睛缓一缓,等疼痛过去了再干活,这一干就是24个小时。
疫情来势汹汹,区一院核酸检测需求急剧增加,3月10日一天的核酸检测样本量近10000人次。在门诊核酸采样区域,采样窗口从原来的4个增至10个,区一院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在自助开单、登记、采样等各个窗口火速就位,确保市民能及时、安全地进行核酸检测。
同时,区一院“党员志愿者突击队”闻讯而动,一呼百应,短时间内迅速集结60名党员加入门诊核酸采样志愿者团队。这些党员很多来自于一线岗位的医护人员,他们走出病房、走出手术室、走出实验室,脱下白色的“战袍”,身披“红马甲”,义无反顾地冲锋在疫情的最前线。他们将志愿者服务站点前移,志愿者们耐心引导,“您别担心,我帮您完成手机核酸自助开单”“请您在这里排队,注意保持一米线距离”“报告可以在这里查询”......
3月10日晚,东湖街道工农社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迅速进入应战状态,社区党员先锋面对鲜红的党旗,齐举右拳,庄严宣读入党誓词,发出了坚决打响疫情防控狙击战的铮铮誓言。大家闻令而动,第一时间组织党员、巡防、组长开展疫情防控入户大排查,以百分之百不漏一户一人的要求,做好详细登记,为打赢疫情狙击战奠定坚实的基础。“冠状病毒来得快,全民执行不怠慢。萧山仁和涉疫区,上报社区要及时......”突发疫情后,工农社区从抓宣传入手,采用“微信群+宣传栏+小喇叭宣传队”线上线下“三合一”的形式,下沉小区楼栋,流动宣传防疫知识,引导居民科学防范疫情。如今,在辖区居民眼中,“流动小喇叭”是防疫宣传的“科普站”,是稳定情绪的“定心丸”,更是阻击疫情的“冲锋号”,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凌晨4点,大多数人仍在酣睡,乔心愿志愿服务中心却灯火通明。志愿者们正紧锣密鼓地淘米、煮粥、热粽子、煮茶叶蛋……“防疫工作人员都很辛苦,我们希望能够为他们做些事,尽绵薄之力。”金小芳说。两个小时后,大家快速、有序地将热腾腾的早饭打包并分装到箱子中。不到十分钟,200余份早餐“整装待发”。这些早餐与街道后勤部准备的另外500份早餐一道,“马不停蹄”地被送到防疫工作人员的手中。“早饭来得很及时。这么多爱心餐让我感受到‘乔司力量’,心里很温暖,希望疫情早日过去。”志愿者李建华感叹道。一顿简单的早餐,暖胃更暖心,也让这个有些凉意的早春变得更加温暖。
供稿:临平区委组织部
制作:党员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