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3月5日,上城区范围内发现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上城区第一时间启动快速响应,全面激活疫情防控“大考大赛”和党建引领无疫基本单元创建机制,全方位落实“四级包保”“五包一”等制度,坚持全区一盘棋,各兄弟街道发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协作精神,紧急驰援望江、采荷街道,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合力构筑起上城战“疫”的铜墙铁壁。
“急!急!急!刚收到区防指通知,现在需要准备10组应急采样队到中心立即待命。”3月5日晚19:20,凯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钉钉工作群里发出了一条紧急通知。
立即,群内2条回复,“有4箱物资在小仓库,每箱三台,供大家使用。”凯卫中心书记姜永乐迅速提供中心防控物资情况,“已通知驾驶员赶来,另一名随时待命。”后勤组也已通知到位。
仅仅过了5分钟,应急小组名单完成,所有的小组成员陆续赶到中心集合。
至当晚19:50,仅半个多小时,人员、物资到位,紧急出发前往兄弟街道支援核酸采样任务。凌晨5点10分,应急采样组终于顺利完成采样支援任务,采样共计2591人。
丁兰街道各社区骨干力量第一时间赶往采荷和望江两个兄弟街道,对相关人员进行电话流调询问,并根据被流调人员实际情况进行数据纳管、转交。
美辰社区的社工吴宏磊是双社工家庭,妻子也是四季青街道的社工,在这个艰难时期,夫妻俩并肩奋战一线。
接区疫情防控紧急指令后,笕桥街道充分发挥“四级包保”“五包一”机制作用,以最快的速度集结骨干力量,两次驰援采荷街道协助抗疫工作。
3月6日凌晨2时许,由街道骨干中层干部5人小组火速驰援采荷街道,现场协助商教苑社区开展核酸检测通知、组织等工作直至凌晨。
3月7日晚8时,笕桥街道再次行动,迅速组建一支9人突击队,前往采荷街道协助疫情防控,开展数据流调、现场秩序维护、物资配送、群众接待等工作。9名突击队员从7日晚9点至今,一直坚守在岗位,顾不上回家,每天连续工作14小时以上,每天每人要打200多个电话,累计接待居民800余人次,为快速有序推进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增添了力量。
自本轮战“疫”集结号吹响以来,紫阳街道闻令而行,紧急驰援,火速集结精干力量支援兄弟望江、采荷街道。
5日晚,连夜组织5名社区干部支援望江街道;
8日下午,召集10名街道机关干部、社区干部支援采荷街道,程瑾、丁黎明、王晓岚、王林立等4名社区副职成为采荷街道商教苑社区数据流调中坚力量,他们主动包干社区数据流调工作,系统处理、省外数据核查、省内数据核查、本地数据核查,分工明确、通力合作,经常要忙碌到凌晨两三点。截止目前,已累计完成4000余人的数据流调核查。
90后的徐宏吉是南星街道美政桥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去年9月刚成为正式党员的他,也是一名退伍军人。从3月7日开始,他就一直在采荷街道支援,每天要打70多个流调电话,上门为80多户隔离居民贴封条。面对每一个电话,他都耐心询问;面对每一户居家隔离户,他都细心周到,展现了党员本色、军人本色。
彭埠街道云峰社区就业援助员、第七支部委员陈丽苹,从接到增援通知后,她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参与支援采荷街道防疫工作。
陈丽苹主要负责数据核查、电话流调等工作。面对上百上千条数据,她连续奋战24小时,顾不上喝水,两天来已累计数据核查1500余人次、接打电话近1200分钟。
新一轮疫情以来,沈菊芬就将工作重心投入到了支援采荷街道疫情防控转运工作中。身为闸弄口街道财务的她,日常工作就很繁琐。白天,她专心投入疫情防控转运任务,晚上,继续回到自己单位加班加点完成本职工作,她说:“作为一名党员就应该在抗疫的关键时候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疫情不止,我绝不退!”
▲沈菊芬正在与各部门对接疫情防控转运信息
3月7日晚上7时许,一条征集年轻干部前往采荷街道支援的消息,瞬间点燃了湖滨街道微信群。
刚刚忙完社区数据流调任务的东坡路社区党委书记朱江伟还没来得及喝口水,看到群里的征集令后,便主动请战;正在家里辅导孩子作业的街道统战干事娄李嘉,马上放下书本,“儿子,爸爸要去打‘怪兽’,你今天要自己好好学习”;公管办副主任郑乐、数据专班郑欣也都纷纷响应……
街道派出20余人次支援采荷街道,采用“白加黑”模式连续作战,拨打电话,核实人员信息,摸清行动轨迹,精准快速分配流调数据千余条。
在清波街道金臻看来,数据核查的细一点、快一点,可以能让疫情传播的风险低一分、让群众的生活便捷一点。
3月7日晚上12点,区防指下达清波街道支援望江街道指令后,金臻第一时间主动请战,前往徐家埠社区肩负起大数据比对核查的重任。
金臻每天都要进行16小时的数据核查工作,两天来,他和同事们共完成了3200余条数据的核查工作。他说,“疫情似火,方能淬炼真金,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这是党组织在防控疫情的战斗中对我最好的考验”。
▲金臻(右一)
供稿:上城区委组织部
制作:党员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