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李尕摄
在2022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导演组借用别具东方韵味的“折柳送别”典故,期待所有来到北京的朋友们,带上这一条柳枝,带走中国人民的友谊。
与此同时,一组由真激光光束组成的参天大树,生机盎然,矗立在舞台中央。它穿过雪花火炬台直达天空,代表人类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送别、怀念、铭记和期待。
中科极光工程师团队 摄
冬奥会上的光影盛宴背后借助了显示领域前沿的“真激光”技术,该技术由杭州钱塘区的高层次人才领衔企业中科极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极光”)自主研发。
中科极光2015年落户杭州市钱塘区,公司目前总人数近200人,其中研发队伍占比30%以上,团队首席科学家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许祖彦担任,带头人为国家级特殊支持人才计划入选者毕勇博士。
北京冬奥会筹办之初,《科技冬奥(2022)行动计划》就已明确,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设立“科技冬奥”重点专项,部署了科学办赛、运动科技、智慧观赛、安全保障、绿色智慧综合示范5方面任务。
作为万众瞩目的重大赛事,冬奥会为我国自主研发的“真激光”技术提供重要的展示场景,向世界展示中国科技的魅力所在。
“备战”冬奥两年以来,中科极光针对张艺谋总导演的创意和需求不断调整产品状态,先后经过多次环境模拟测试、场地测试、联调彩排等环节,竭力为冬奥会定制出“真激光”光束产品并顺利入选为冬奥会闭幕式的参与企业。
与以往产品开发不同的是,冬奥会闭幕式所用产品必须承受零下三十度的极端寒冷天气,在杭州这个常年看不到冰的地方,中科极光想尽办法,创造实验条件。为了杜绝一切隐患,保障冬奥项目,工程师们在冰库一待就是整天。
中科极光在钱塘区进行模拟演示
冬奥会闭幕式上,鸟巢上空的光束穿云破雾,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了解,除了在闭幕式上呈现的白色光柱形态,中科极光“真激光”光束产品突破了市面上以绿光为主的产品形态,是目前唯一能够全面实现BT.2020国际最新标准的显示技术。基于真激光技术可呈现10.7色的无极调色,为舞台呈现提供更多可能。至此,被海外企业占领的高端显示领域也有了中国企业的身影。
还值得一提的是,“真激光”所具备的低功耗优势也符合“绿色冬奥”的理念。相比于其他混合光源的技术路线,“真激光”技术光效高达17.8 lm/w ,配合高效的热管理技术,可真正实现高亮度、低能耗。
作为中科系创业团队,中科极光坚持以打造新一代激光显示技术的创新体系为使命,围绕自主开发的关键技术申请专利74项,已授权专利48项,参与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其中“三基色LD激光显示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项目先后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二等奖、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项目奖二等奖。企业先后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杭州市企业高新技术研发中心、杭州市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省激光显示企业高新技术研发中心、杭州市院士工作站,2021年成为国家级新型显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理事单位。
挥别北京冬奥会,中科极光将沿着“追光”之路继续前进。毕勇博士说: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真激光显示领域,激活真激光显示的产业链跟创新链。
供稿:钱塘区委组织部
制作:党员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