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党建网 >>焦点新闻
立出“规矩” 画好“方圆” 浙江杭州写好换届后村社组织运行“文章”
2021-01-29 来源:
分享到:

面对“一肩挑”后的系列新变革,浙江杭州坚持实践导向、问题导向,研究出台《新时代规范村级组织运行二十条意见》《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聚力赋能社区治理二十条举措》,制定《村(社区)干部资格条件常态化联审制度》等3个配套制度,形成“2+3”政策文件体系,对“一肩挑”后村社组织的议事决策、监督保障等方面进行严格规范,构建更加科学协同的村社组织治理结构和运行方式,推动基层治理行稳致远。

一、在集中中彰显民主,防止决策“一言堂”。为杜绝“口头上的集中,行为上的一言堂”现象,防止“一肩挑”干部“大权独揽、唯吾独尊”,要求村级重大事项应严格按照“五议两公开”程序决策实施,村务联席会议研究和商议村级日常工作时,村社党组织书记对研究讨论事项进行“末位表态”,会议的研究内容、决策过程、议事结果要如实记录在案,进一步深化基层协商民主,凡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困难和矛盾纠纷,原则上由基层党组织牵头,组织群众协商解决,做到“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二、在赋能中激发活力,防止事情“一人干”。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配置加强,推动各级资源、力量、服务向村社延伸。加大从优秀“一肩挑”干部中选拔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考录乡镇(街道)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力度,探索试行优秀“一肩挑”干部纳入专项周转事业编。建立健全责权利相一致、绩奖惩相统一的村干部薪酬保障机制,分类分步落实村“两委”干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确保村干部“在岗有合理待遇、离任有生活保障”。建立健全“抓人促事”机制,切实打好赋能大培训、争先大比拼、结对大帮带系列“组合拳”,通过大培训精准赋能、大比拼争先创优、大帮带携手共进,推动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基层治理进一步优化。

三、在减负中提质增效,防止工作“一箩筐”。以铁的决心推动基层减负、治本断根,要求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乡镇(街道)自身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不得转嫁给村社,未经准入、未确保“权随责走、人随事走、费随事转”的事项,不得下放到村社落实。坚决防止“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要求对同一部门、同一系统到村社的任务、活动、工作平台等进行整合归并,不得将线上开展的各类评比、投票、转发、点赞、关注转嫁到村社,不得要求村级通过各类APP及时打卡,晒轨迹晒成绩,让村社干部甩开“包袱”、跑出干事“加速度”。

四、在严管中彰显厚爱,防止监督“一阵风”。制定《村务日常监督工作要点》,将村级重点监督事项转化为简明易懂、便于操作的监督模板。切实规范“村账乡管”,推进村社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完善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乡镇街道每月研判村社“三资”管理情况,每半年至少开展1次专项检查,做到关口前移、预防在先,从根源上杜绝村社干部在财务问题上“拉拉扯扯道不清”。拓宽群众参与监督的渠道,建立起线上线下融会贯通的群众诉求和意见建议表达平台,创新“码上监督、云上监管”模式,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让群众对村社事务明明白白、让村社干部清清白白。

【来源:  作者:  编辑:hogeso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