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动员令,党员干部齐响应
“我到环西社区,那里情况我熟悉”“我到庆春门社区”“我到沈塘桥社区,明天就能报到”……今年杭州的各个机关工作群里“已到位、已上岗、已就绪……”的信息此起彼伏,报到刷屏取代拜年问候,打破了春节一个个寂冷的清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按照杭州市委常委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要求,连日来,市直机关和区、县(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请愿返岗、下沉服务,到一线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了他们心照不宣的默契。接听热线、入户排摸、防控宣传、环境保洁、价格监管、保供生产……哪里有需要,党员干部就奔赴哪里。
“虽然家人很需要我,但一想到单位大门口‘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石碑,我就觉得岗位更是我需要值守的地方。”经历过非典、甲流、禽流感等重大疫情考验的林仁权如是说。林仁权是拱墅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名党员,年前就从福建老家返岗。而在滨江,早在大年初一就有400名机关干部,主动请缨、放弃休假,下沉到街道社区靠前服务。
在抗疫通知下达的第一时刻,已经回家探亲的杭州各级机关干部掀起一阵退票返杭的热潮,而更多在杭的党员干部暂离小家、志愿支援,以应对快速变化的疫情。对他们来说,快餐盒饭就是年夜饭,纸板地毯累了便可当床。
据统计,从2月3日至10日,市直各单位共派出机关党员干部62400多人次,参与到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滨江6个城区的41个街道377个社区卡口、12个高速公路卡口、313个重点隔离点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其间,市四套班子领导多次到疫情防控点指导慰问,60多家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也到一线走访慰问干部,带头参与基层防控工作。
战“疫”的最前沿是应急成为新冠肺炎集中救治点的市西溪医院,市卫健委党委选派三位委管干部到西溪医院,全面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各项管理工作,帮助医务人员解除后顾之忧。
市卫健委还指定定点医疗机构、部署防疫措施、通报病例情况。同时,市急救中心组建党员突击队,通宵达旦转运新冠肺炎患者和其他疑似病人;市疾控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样本进行核酸检测并及时反馈结果,分秒必争誓要跑赢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
“心普生物现在缺包装瓶和铝箔垫片,联系了其他企业可以供应!已协调对方开工供货……”一大早,市经信局防控物资保障工作组的钉钉群里,就涌入了上百条信息。眼看着医疗物资紧缺就要成为防疫阻击战的 “拦路虎”,市、区经信局立即联系企业,加大资源调配力度,为企业生产保驾护航。“防控物资生产企业有问题有需求,我们一定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与保供生产息息相关的其他部门,在各自辖区亦牢记党员使命,奋战在前。建德市财政局机关党委深夜发出动员令,立即得到了党员积极响应,支援下涯镇朗索医用消毒剂公司开工复产;余杭区农业农村局干部挽起袖子连轴转,当起了保供收菜工,一天收菜3500斤,彰显农业保供“压舱石”风范。
对部分企业来说,受疫情影响的难处不只是保供。2月3日,市行政服务中心春节后开放第一天,市贸促会经“不见面办公”申报,开出了杭州首份与新冠肺炎疫情有关的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努力减少因受疫情影响无法如期履行或不能履行国际贸易合同的企业损失,共渡难关。目前已涉金额达1019万美元、5000万元人民币。
“我报名”“我要去”“我单身,让我上”“通宵班找我,我扛得住”……市道路运输管理服务中心发出《给全体党员的倡议书》不到一个小时,就收到了89封请战书。这一天,杭州火车东站和城站火车站防疫临时党支部正式成立,为防疫一线筑起两座“红色堡垒”。
下沉到各个党支部作战的逆行者们,积极联合铁路,属地政府、公安、卫健等横向部门,集中开展入杭铁路站点通道24小时防疫排查工作。与此同时,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在全市78个高速出口、3个跨省国省道、2个水路入杭通道设立防疫联合检查点,对入杭车辆、船舶一一查验,严防新的输入性病例增加扩散;市城管局首批组建三支党员服务先锋队,分三路奔赴西湖区、余杭区、萧山区增援一线,并成立临时党支部,投入抗“疫”斗争。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结合自身职能和特点,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奋战在杭州大大小小的社区楼道、入杭通道等疫情防控第一线。此外,根据市委要求和市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从2月10日起,市直机关党员干部继续到六城区报到,参与交通卡口、镇街社区、复工企业等疫情防控工作。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中,杭州市各级党员机关干部与时间赛跑,到一线作战,跟疫情抗争,他们戴党徽、亮身份,当先锋、做表率,合力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努力为打赢疫情阻击战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