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党建网 >>干部工作
阿龙书记与上田的上善之路
2020-10-29 来源: 杭州日报
分享到:

阿龙书记(右)向参观者介绍村里未来发展的蓝图

一走进上田村,便被村内如画般的溪田吸引。“茶香竹海,文武上田”,很难想象,这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曾经是个垃圾遍地的“打架村”。而这一切,都和一个人分不开,他是潘曙龙,临安区板桥镇上田村党总支书记,村民们亲切地喊他“阿龙”。

位于临安区东南部的上田村,有1900多人口。古时起,上田村民就有练武习俗,养成了彪悍的民风。“我们村很讲义气,只要有人被欺负,整个村都会替他去打架。”潘曙龙说,那时村里不仅穷,而且脏乱差,当地曾有“有女不嫁上田郎,旧房泥路漫天灰”的民谣。

2008年,潘曙龙高票当选村党总支书记,他决定带着大伙改变上田村。

在潘曙龙看来,一个村有颜值、有文化、有产业、有经济,才叫新农村。他认为钱够用就好,山好水好空气好身体好,老百姓才有实实在在的幸福感。为了使上田村成为他心目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一上任,他就做了一件得罪人的事:让村里一家有污染的企业搬离。厂子搬掉后,村民们无处打工,意见很大。有的村民要求挖山开矿,为了留住青山绿水,潘曙龙软硬兼施,绝不松口。

除了守护一方青山,潘曙龙还竭尽全力为上田的宜居指数做加法。他多方奔走争取全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临安区“绿色家园,富丽山村”、杭州市“美丽乡村”、临安区“村落景区”等创建项目在上田落地,使上田村走上了破茧成蝶之路。尤其是2012年,他积极推动建设临安首个村文化礼堂,使上田成为全省文化礼堂建设的发源地。成立了武术团、书法协会,积极响应开展“好家风”建设。使上田成为山青村美、文武兼修、崇德向善、积极进取的文明村。

完成了村子的整治美化之后,阿龙又为上田的强村富民忙活开了。

他积极盘活村里的闲置资产,与青山湖旅游公司合作,以租赁加入股的形式,把村集体资产交由青山湖旅游公司统一经营。使村集体和村民,既能坐收租金,还能享受分红。如今,上田村村集体收入已超过百万元,与青山湖旅游公司合作之后,每年光租金收入就有50万元。

为了把村落景区带来的客流量用足用好,他带着村民外出考察学习,鼓励村民在家门口创业。眼下,阿龙正带着村民与青山湖旅游公司合作开发“一桌菜、一台戏、一间房、一亩地、一份伴手礼”,让更多的城里客在上田消费,把上田的田园风光分享给更多的城里人。

2018年,为积极响应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阿龙与临安区人民法院合作,将微法庭落地上田,使上田成为全省三治融合(自治、德治、法治)典范,为全省社会基层治理树立了样板。

接下来,阿龙想在上田植入第四个“治”——智慧治理。“城市里有城市大脑,我觉得农村也应该有乡村大脑,数字经济、区块链、人工智能……新的东西该怎么在村里开花结果,如何促进科技进村、资本进村,青年回村、乡贤回村,也都是我在考虑的问题。”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管光前 邱锦  编辑:吴阳杰】